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诗歌通史.汉代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90655
  • 作      者:
    赵敏俐,吴思敬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诗歌通史(汉代卷)》填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空白。其中有多处创新:一是从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第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诗歌通史;二是包括汉语诗歌中的诗、词、曲,少数民族的史诗、抒情诗、宗教祭祀等各类诗体,是第一部诗体完整系统的中国诗歌通史;三是打通古今,是一部时间跨度最长的诗歌史。
展开
目录
绪论 汉代诗歌的文体流变及其把握方式
一 歌诗、诵诗的区分与诗赋辨体
二 作者群体的分流和诗歌功能的改变
三 以汉人的文体观为参考的写作方式

第一章 乐府歌诗在汉代的发展与生产特征
第一节 从宫廷到民间的歌舞娱乐盛况
第二节 乐官制度的建设与“乐府”兴废
第三节 汉代歌诗艺术生产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帝王贵族歌诗、文人歌诗与民间歌诗
第一节 汉代的帝王贵族歌诗
第二节 汉代的文人歌诗
第三节 汉代的民间歌诗

第三章 汉代宗庙宫廷雅乐歌诗
第一节 汉代雅乐歌诗种类及发展演变
第二节 汉初礼乐制度与《安世房中歌》
第三节 汉武盛世的《郊祀歌》十九章

第四章 民族交流与《汉鼓吹铙歌》十八曲 
第一节 民族文化交流与《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产生
第二节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性质与内容
第三节 十八曲的艺术特点及其诗歌史意义

第五章 汉代歌诗的主体--相和歌辞
第一节 相和歌的名称、来源与分类
第二节 相和诸调歌诗的内容特征
第三节 相和诸调歌诗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舞曲歌辞、琴曲歌辞与杂曲歌辞
第一节 开中国戏曲先河的舞曲歌辞
第二节 借古事以抒怀的琴曲歌辞
第三节 兼收众类、内容丰富的杂曲歌辞

第七章 文人的出现与汉代文人诗
第一节 文人在汉代作为一个群体的出现
第二节 文人的出现在诗歌史上的意义

第八章 四言诗在汉代的发展流变
第一节 汉代四言诗传世情况考察
第二节 汉代文人四言诗的创作与发展
第三节 《焦氏易林》与其他汉代四言

第九章 汉代文人心态与骚体抒情诗主题
第一节 悲士不遇与生不逢时
第二节 全身远祸与超越世俗
第三节 行旅感怀与思念伤悼

第十章 骚体抒情诗艺术特征与历史地位
第一节 骚体抒情诗的抒情模式
第二节 骚体抒情诗的文体风格特征
第三节 骚体抒情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第十一章 文人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文人五言诗起源与发展的争论
第二节 文人五言诗与汉代歌诗的关系
第三节 从班固《咏史诗》看五言诗的成熟

第十二章 汉代文人五言诗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汉代文人五言诗与汉代社会思潮
第二节 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抒情主题
第三节 文人五言诗艺术典范的确立

第十三章 七言诗的起源及其在汉代的发展
第一节 关于七言诗起源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现存两汉七言诗传世情况分析
第三节 七言诗的语言结构与诗体特征

第十四章 汉代诗歌的时代风貌
第一节 汉代诗人的时代意识与诗歌表现
第二节 汉诗中的物象描写与抒情手法
第三节 汉代诗歌的时代风格与审美特征

第十五章 汉代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 全面展示了时代社会风貌
第二节 创造了新的诗歌语言形式
第三节 开辟了中国诗歌新的道路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