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生前是著名金石家,著有《金石录》等著作。易安只身漂泊,身边会有丈夫遗物。见物思人,自会益增嫠纬之哀。
“事事休”,恐还更有词人心中的抑郁之事。
清照是一个才华横溢、有理想、有抱负、性情豪爽的女子。她不会安于“寂寞深闺”的狭小樊笼,会有更广阔的事业、生活和精神的追求。如今国破家亡,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夫婿也撒手尘寰而去,理想、抱负眼看要化为泡影,怎能不感到“事事休”而备觉伤心凄楚呢?
可上面这一切,如今又能对谁去说呢?丈夫不在了,说也无人听呀。只好欲言又止,“欲语泪先流”。
泪,人类传递感情的工具,也是忧愁怨恨发展到极致的产物。“男儿有泪不轻弹”。女人亡夫之泪,更非一般眼泪所能比。况“欲语”未语,未语先泪,这泪水中又包含有多少辛酸凄苦呢?外人断难通晓。
先是“花已尽”、“倦梳头”,进而“事事休”、“泪先流”。悲声切切,涕泪涟涟,至此,女词人之心、之笔,可谓惆怅已极;至此,诗中的愁,还能所向何之呢?
然而,事物自有幻化多变之姿。物极必反,情张则弛。跌宕起伏,也是为文之道。易安填词,尤善巧弄玄关,令其曲折多变,妙趣横生。
一个“闻说”,“山重水复疑无路”,顿化为“柳暗花明又一村”——词下阕,便又出现了新天地。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双溪春好,多么诱人的讯息呀!尽管只是“闻说”,只是“尚”好,也会引人无限向往,心旷神怡,顿减忧烦之绪。
一个“也拟”,便更见春心荡漾了:在那和风丽日之下,在那青山绿水之间,一个忧愁满怀的女子,架一叶扁舟,徜徉在浩瀚无垠的碧波之上,“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那是何等惬意呀!一切忧愁烦郁,一切悲伤痛苦,都将化为乌有。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个“只恐”,又回到了现实,回到了“愁”上。
不过,这“愁”不知究为何物,它不但有数量,还有重量,还能搬到船上,用舟船载运。
在易安前的文学作品中,赋予愁以数量概念的似多有见。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横塘路》)、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等,“几多”、“几许”、“许多”等,都是用模糊数词言愁,是愁的数量说。但赋予愁以既有数量又有重量,而且能搬来搬去、运来运去概念的,则不多见,《武陵春》似属首创。
从而使愁这个抽象的、虚幻的感情概念变得更形象更有实感,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称、可以数、可以搬、可以运……更能为传递和表达人的复杂、细腻的悲愁感情张目,不能说不是女词人的一大贡献。
其后,在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在一些通俗文学作品中,在倾诉愁情哀绪时,便常常可见到类似的表述。
董解元《西厢记宫调》:“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将愁推上了马背;王实甫《西厢记》:“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愁又被装在了车上。真是妙趣横生。
一个“闻说”,一个“也拟”,一个“只恐”,三组虚词,先将女主人心焦如焚、哀婉欲绝之情引向春光明媚、春情荡漾的际空;接着又将这美好的憧憬推向变幻莫测、喜忧难卜的缥缈境地。一波三折,将少妇心中种种复杂、微妙感情尽展无遗。女词人写愁、织愁之笔,更见奇绝。
在易安写愁抒怨的词作中,最为人称道和最富愁情悲趣的恐还要数《声声慢》了。这词为女词人词集《漱玉词》的压卷词,也是千古不朽之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又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有关这词的赏读、释解和赞誉文字,可谓汗牛充栋,且多名家、权威言,笔者自不敢班门弄斧。着眼于悲愁哀怨情,权从中攫取数妙笔,以聊赏女词人擅长织愁言情的独特风韵。
不过,首先还需指出的是,这词系女词人南渡后的名篇之一,是女词人晚年作。国破、家亡、夫逝、己孤,种种灾祸集于一身,此时,女词人的悲苦心情是无与伦比的。上词便是在上述种种灾祸背景和女词人极度痛苦心情下感情总爆之作。只不过在诗中又更多的表现为个人身世之悲。《声声慢》实是一幅女词人暮年悲秋图。
其独到妙笔,笔者品味所及,主要有三:
妙笔一,七叠词连在一起,横压词端,恰如漫天浓云密雾,笼罩四野,托出了一个愁满乾坤的凄楚世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连连七叠起笔,此前未见过。此词后虽多有仿作,但意境和境界,未见有能与之相衡者。
七叠词,简言之,不过三味:寻觅、冷清、凄惨。三味虽简,却能清晰勾勒出女词人当时的凄楚心境;七字重叠,则更见暮年嫠妇种种微妙心扉。
丈夫已去,妻子不相信丈夫会离己而去,故有“寻”而又“觅”之举:“寻寻觅觅”,则更见反复搜寻之状。这是恩爱夫妻死别后,生者思念死者的典型情致反应:生者总觉得对方不会贸然离去。
不过,这里的寻觅,恐还不仅是寡妻寻亡夫,还有一种茫然若有所失、漫天寻觅的味道。国家的安定,家庭的幸福,美好的爱情,还有女词人在颠簸中丢失的珍贵玉石文物——丈夫陈明诚的遗物等,恐都在寻觅之中。上词如前词《醉花阴》上片,也是女词人一整天悲苦心情的流露。词从寻觅起,也说明女词人一早起便百无聊赖,茫然若有所失。不由自主,东寻西找,仿佛要在这漫天迷蒙中,找寻出一点能给自己带来安慰的物件,以聊减极度孤凄寂寞之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