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言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及其传统建构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第四节 乐府体与徒诗体
第一章 建安与魏代前期诗歌
第一节 建安诗风发生的现实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建安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第三节 建安诗歌的发生与演变进程
第四节 曹操乐府诗对汉乐府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节 孔融、王粲、仲长统、蔡琰的诗歌创作
第六节 阮瑀、陈琳、徐斡的相对尚质的诗风
第七节 刘桢、繁钦的诗歌创作
第八节 曹丕缘情适性的诗歌创作
第九节 曹植对文人诗艺术系统的巨大发展(上)
第十节 曹植对文人诗艺术系统的巨大发展(下)
第二章 “正始”与魏代后期的诗歌
第一节 魏代诗坛的一般风气
第二节 奇峰突起的阮籍、嵇康诗歌创作现象
第三节 阮籍《咏怀》诗
第四节 阮、嵇诗歌对建安诗风的发展
第三章 西晋诗风的兴盛与变化
第一节 西晋诗风概论
第二节 西晋前期的诗风
第三节 开启典型西晋诗风的傅玄、张华
第四节 西晋中期诗风的代表诗人潘岳、陆机
第五节 太康、元康时期的其他诗家与名作
第六节 直接继承汉魏风骨的左思
第七节 张协、刘琨的感时诗风
第八节 郭璞《游仙诗》
第四章 东晋诗歌史的曲折历程
第一节 作为中古诗歌史一个发展阶段东晋诗歌史
第二节 玄言诗的渊源与流变
第三节 玄言诗之外的东晋诗歌
第五节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上)
第六节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下)
第五章 刘宋时期的诗歌
第一节 刘宋诗史概论
第二节 刘宋前期诸家的诗风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
第四节 元嘉时期的其他诗人
第五节 鲍照的诗风(上)
第六节 鲍照的诗风(下)
第七节 刘宋后期诗家的流行诗风
第六章 南齐诗风与永明体
第一节 齐梁之际的社会文化与诗人群体
第二节 齐代诗风的古今之变及永明声律体问题
第三节 永明体流行前的诸家诗风
第四节 沈约、范云、任昉三家的诗风
第五节 谢胱的人生及诗歌艺术
第六节 其他永明体诗人的创作
第七章 梁代诗风
第一节 梁代诗风及其社会背景
第三节 梁代前期先辈诗人
第三节 萧衍与萧统、刘孝绰等梁代前期后进诗人
第四节 梁代中后期诸家的绮艳诗风
第八章 陈代诗风
第一节 陈代诗风总论
第二节 由梁人陈诸家:徐陵、张正见、周弘正、沈炯
第三节 阴铿超越时流的艺术造诣
第四节 陈朝后期的诗家
第九章 东晋南北朝乐府歌辞
第一节 吴声西曲系统的乐府歌辞
第二节 北朝乐府歌辞系统
第十章 北朝及隋代诗风
第一节 北朝诗歌史概论
第二节 北魏诗人的创作
第三节 东魏北齐时期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西魏北周诗风
第五节 融合南北、上溯魏晋的庾信(上)
第六节 融合南北、上溯魏晋的庾信(下)
第七节 北朝诗风的成熟:卢思道、薛道衡的诗歌创作
第八节 隋代诗风:南北三派的汇聚
第九节 隋代诗人的创作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诗歌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填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空白。其中有多处创新:一是从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第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诗歌通史;二是包括汉语诗歌中的诗、词、曲,少数民族的史诗、抒情诗、宗教祭祀等各类诗体,是第一部诗体完整系统的中国诗歌通史;三是打通古今,是一部时间跨度最长的诗歌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