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但归根到底是由胰岛素绝对及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因此,在胰岛p细胞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并发挥生理作用这三个步骤中,如果任何一个发生问题,均可引起糖尿病。
(1)胰岛β细胞水平。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β细胞合成变异胰岛素,或p细胞合成的胰岛素结构发生变化,不能被蛋白酶水解,均可导致2型糖尿病。而如果β细胞遭到自身免疫反应或化学物质破坏,细胞数减少,合成胰岛素很少或根本不能合成胰岛素,则会出现1型糖尿病。
(2)血液运送水平。血液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加,可引起糖尿病。这些对抗性物质可以是胰岛素受体抗体,受体与其结合后,不能与胰岛素结合,因而胰岛素不能发挥生理作用。激素类物质也可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如儿茶酚胺。皮质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时,也可导致血糖升高。
(3)靶细胞水平。受体数量减少或受体与胰岛素亲和力降低以及受体的缺陷,均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以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最终使B细胞逐渐衰竭,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般来说,糖尿病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1型糖尿病的特点
患者体内只能产生少量或者不能产生胰岛素。虽然这类糖尿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群中。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此型只占一小部分。由于这类糖尿病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因此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的特点
患者体内不能分泌足量的胰岛素以满足身体的需要,或产生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久而久之,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眼睛、肾脏、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等。这类患者约占我国糖尿病总人数的95%,由于它多发于成年人群中,因此又称为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3.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
多发生于妇女妊娠期间。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患上糖尿病,有近35%的妊娠妇女会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征象,而且可能会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的特点
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指基因缺陷、其他内分泌疾病、不当使用药物及化学品、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的各种糖尿病。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社会的老龄化,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
目前,糖尿病对人类的最大健康危害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据专家统计,糖尿病患者群中失明者比正常人群中多10~25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群中坏疽和截肢者比正常人群中多20倍;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系统发病率与病死率高2~3倍;糖尿病性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者比单纯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者多17倍。总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已经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1)家族中尤其是父母、同胞兄妹等直系亲属(指一级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者。
(2)有巨大胎儿(4千克以上)生产史的妇女或有外阴瘙痒史者。
(3)40岁以上的体态肥胖、缺乏锻炼者。
(4)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或出现四肢麻木、下肢溃烂等症状者。
(5)经历应激状态者。应激是指在某些因素(如精神紧张、创伤、感染、休克、手术、心肌梗死等)对人体施加压力时,人体产生抵抗的一种现象。应激时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胰升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