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59852
  • 作      者:
    刘新峰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新峰,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和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2009年被评为全军科技拔尖人才。担任全军神经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和全军脑血管病介入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脑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任国际英文杂志《Interventional Neurology》主编,《Cerebrovascular Disea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和国内10余家神经科或脑血管病杂志的编委及《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副主编,多次担任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主席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终审专家评委。
    从事神经科和脑血管病临床工作26年余。擅长脑血管病、脑血管介入和各类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治、颈动脉和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脑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治疗。对老年性痴呆和其他神经变性病的诊断以及脑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权威杂志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英文SCI论文80余篇,主编《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实验神经病学》等专著和《脑血管造影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电子视听音像教材。近年来以第一完成者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和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总后卫生部和南京军区医学重点科研基金多项。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登记注册以及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研究。已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名。
展开
内容介绍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第2版)》第1版出版后,我们收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和意见,这些意见在表扬本书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第1版的许多不足之处。在本书出版后的6年间,我们也发现,神经血管介入技术发生了很多变革,神经介入的理论和观念在不断更新。要赶上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步伐,站在这一领域的前列,必须对相关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更新。因此,我们组织人员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第2版)》第1版进行了修订,作为第2版出版。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院前转运和处理
    因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时间窗所限,因此当患者来院后及时评估和诊断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的脑血管病患者大多是由急救车辆或家庭首先运送到医院的急诊科,因此院前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地识别和转运脑血管病患者非常重要。院前救护人员应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简单评估和处理方法,在及时转运的同时,尽快与医疗机构进行联系,使其做好必要的接收和救治准备。
    目前在适合时间窗内采取药物溶栓或其他手段开通血管的患者大约有一半来自急救中心,因此当来院前车辆上应当与医院急诊科通话,报告将运送一个疑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这样有可能提高急性脑血管病的识别和诊断效率,同时医院急诊科也应当加强与救护车辆的联系,取得拟诊信息,这同样也有助于加快急性脑血管病的识别和诊断。对于另一半由家庭运送来院的患者,急诊也应当提高识别和诊断的效率。加强这方面的演练并培训出专门处理急性脑血管病的人员和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一急诊评估
    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评估与其他疾病的初步评估基本一样,包括生命体征(呼吸、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和体温)是否平稳。这是最基础的评估,应当放在神经功能评估之前。这个评估能够帮助选择适合进一步介入治疗的患者。对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首先要进行急救,而不是优先进行血管内治疗。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应进行病史、症状和体征的评估。
    1.病史病史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发病时间,这是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有些患者并不是在发病当时就知道自己发病,例如可能是在醒来后发现出现了偏瘫,因此对于发病时间需要一个限定。目前对发病时间的定义是,能回忆的未出现此症状的最后时间。对于患者是醒来发病或因为发病后意识障碍不能提供上述时间的,就以睡前时间或最后意识清醒的时间为发病时间。如果患者先前有多次TIA发作,那些发作的状态均不计算在发病时间内,而以末次发病的时间来计算。发病时间越长,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越容易检出病变,但是溶栓的成功率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脑血管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第二章 脑血管病的分类和危险因素
第三章 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病机制和常规治疗
第四章 脑的血流供应和血管解剖
第五章 动脉粥样硬化
第六章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第七章 脑血管的储备功能
第八章 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发展简史
第九章 脑血管介入诊疗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第十章 造影剂
第十一章 血管穿刺和置鞘技术
第十二章 导管和导线技术
第十三章 脑血管造影术
第十四章 缺血性脑血管急性期的介入治疗
第十五章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介入治疗
第十六章 劲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介入治疗
第十七章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第十八章 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第十九章 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第二十章 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第二十一章 静脉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第二十二章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的介入治疗
第二十三章 脑血管介入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二十四章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第二十五章 脑血管内介入相关的护理问题
第二十六章 导管室的建设和管理
第二十七章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规范化管理和随访(南京脑卒中注册系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