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脑血栓,发病较缓慢,病情多呈进行性加重;
(3)脑栓塞,发病急骤,多为心脏或心脏外的栓子脱落通过血液流至脑组织中,堵塞血管;
(4)腔隙性梗死,多为颅内血堵塞,症状不严重,较为多发。
出血性脑卒中的特点是什么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特点是发展迅速,伴有意识障碍,多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
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特点是什么
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初期表现多为剧烈头痛或伴有呕吐,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混合性脑卒中指同时或相继出现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新鲜脑血管病灶,不过这一情况比较少见。
脑卒中发生前通常会出现以下前兆:
(1)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这类先兆症状最明显,这是由于脑供血不足使人体的运动神经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一系列异常反应。如突然口眼喁斜、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词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等。
(2)头晕头痛。患者突然出现剧烈的头晕头痛,甚至恶心呕吐,或头晕头痛的程度加重,或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一般认为,头晕头痛多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
(3)感觉功能障碍。由于脑供血不足影响脑的感知功能,从而导致面、舌、唇、肢体的麻木,有时会突然出现短暂性视物不清或眼前一片漆黑,甚至暂时性失明。有时还会出现耳鸣或听力障碍。
(4)意识障碍。由于脑缺血引起的精神委靡、嗜睡症状,即患者总处于睡不醒的状态或整日昏昏沉沉。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多语易燥,甚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障碍。
(5)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嗝儿、呕吐等。应当注意的是,上述症状往往没有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以上情况。但当患者出现此类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早查清病因进行针对治疗。
由于脑卒中主要是因脑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老年人体质弱,且部分机体功能退化。一旦发病极易引起并发症,导致较高的死亡率。经过调查,在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致残程度是直接影响患者寿命的重要因素。无高血压、心脏病,有75%的患者至少可生存5年以上。所以,脑卒中患者如果积极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脑卒中患者,则可以延长寿命。从致残程度看,患者如能得到有效治疗,患者本身又能积极配合,可恢复到能够完全自理,一般预后较好,寿命也可相应的延长。研究表明,脑卒中后生存5年者占63.5%,6~10年者占20%,11-15年者占14%,15~20年者占25%;平均寿命为66.5岁,有40%的脑卒中患者寿命可达70岁以上,5%为80岁以上。由此可见,即使发生脑卒中也不会严重影响寿命。加之目前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脑卒中患者的寿命已远不止上述所说。
一般脑卒中患者康复后遗留的机体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构音障碍、失语、吞咽困难、膀胱功能障碍、直肠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等。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偏瘫。偏瘫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脑卒中患偏瘫发生在脑部病变的对侧,因为大脑的神经支配是交叉性的。如果'是在左侧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则是右侧的偏瘫,反之亦然。偏瘫患者还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有时还有同侧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一侧的物或人,只能将头转向瘫痪一侧才能看到,以上这三种症状,统称为“三偏”。
(2)失语。失语是脑卒中的主要后遗症,有多种类型。其中,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听懂别人的话,但语言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感觉性失语则指语言表达无障碍,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如果患者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则称为混合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是指患者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却叫不出名称。
(3)精神和智能障碍。脑卒中的范围较大或多次复发后,不少患者会出现精神和智力的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和计算力下降、反应迟钝、不能看书写字,最后发展为痴呆,甚至连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胡言乱语、抑郁狂躁、哭笑无常等症状。
脑卒中后遗症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部分康复是可行的,但要达到完全康复,则比较困难。脑卒中患者的脑细胞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功能代偿。患者通过学习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以克服机体因脑卒中而失去的功能。大部分康复情况会在脑卒中发生后6个月内出现,之后就会停滞不前,并会逐渐消失。
(2)有限代偿。没有受到脑卒中影响的脑细胞逐渐代替死去的脑细胞的功能。不过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限的。
(3)基本复原。由于脑部肿胀导致部分细胞受损,在肿胀消除后复原,继续发挥其功能。此种情况通常会在脑卒中后几星期内出现。
(4)永久坏死。脑卒中发生时受损严重的细胞死亡,永不复原。
脑卒中“三偏”症状是指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症同时出现的一组症状,是内囊部位病变的主要体征,多见于出血性脑卒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