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农书中的野菜专著最早出现在明代。明初朱橚的《救荒本草》为发端,继之有王磐《野菜谱》、周履靖《茹草编》、鲍山《野菜博录》等等。治蝗书则主要出现在清代。这一类书大多是地方行政官吏编撰的,在当时很有实用价值,故翻刻较多,流传颇广。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农书的一个特别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农家所关心的问题不仅仅是农业技术,他们既关注农业生产,也关注农民生活,更将农业与农民问题与国家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政治诉求。北魏贾思勰写《齐民要术》的着眼点是民富国强,国泰民安。“齐民”的另一层意思就是统治人民。即便是像宋代陈鼻这样具有明显出世色彩的隐居修道之士所写作的农书,也是希望“藉仁人君子,能取信于人者,以利天下之心为心,庶能推而广之,以行于此时,而利后世。少裨吾圣君贤相,财成之道,辅相之宜,以左右斯民”。这里的“左右斯民”,和《齐民要术》的“齐民”是一脉相承的。从《陈旉农书》的内容来看,虽然技术性的内容比较突出,但也包括财力、节用、稽功、念虑、祈报等现在看来不属于农学范畴的内容。明末徐光启更是如此,他的书中除了田制、农事、农器、树艺、蚕桑、种植、收养、制造之外,更多的篇幅用于农本、水利、荒政。他的书名也因此而称为“农政全书”。要而言之,古代农家心中的农,不单是农业,而且还包括农村和农民。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三农”。研究中国农学史,显然不能够局限于现代人对于农学的定义上面,用现代农学的概念去套古代农家。中国古人从来没有将农业看作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吕氏春秋·审时》曰:“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农业生产事关天、地、人,农学研究的对象也就因此变得纷繁复杂。由此看来,中国传统农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有人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也有人说,历史是现在和过去的对话。今人写作农学史自然不可避免地会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上属于农学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农学史不应该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的历史,而是应该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内的所谓“三农”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的历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