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电子计算机与X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1969年英国工程师首先设计成功的一种断层摄影装置。1972年英国放射学会首先报告了这一科技成果,并成功地应用于脑部,获得了第一例脑肿瘤影像。1973年英国《放射学》杂志作了正式报道,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被誉为自1895年发现伦琴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一次划时代的飞跃。1974年Ledley设计成功全身CT装置,进一步扩大了CT的检查范围,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因此,Hounsfiled和Cormark(美国物理学家,1963年首先建议用X线扫描进行图像重建,并提出精确的数字推算方法)荣获197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几年来,由于CT装置、软件和扫描技术的不断更新、改进,出现了CT电影、CT血管造影(CTA)、超高速CTA以及高分辨率CT、单排螺旋CT、2排螺旋CT甚至多排螺旋CT等等,CT不仅能做形态学静态观察,还可作动态观察,从而扩大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CT诊断的准确度和可信度。目前CT在发达国家已普及到各级医院甚至私人诊所,已成为影像诊断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第一节 CT基本原理
CT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计算机的控制下,X线发生器产生高压,X线球管产生X线,经准直的X线束穿射人体被部分吸收后由探测器接收,其强度取决于人体截面内的组织密度,密度高的组织吸收较多的X线,探测器收到的信号强度较弱,密度较低的组织吸收较少的X线,探测器收到的信号强度较强。未经人体吸收衰减的原始X线强度由参考探测器接收,作为与衰减后的不同信号强度进行比较的参考。当X线球管与探测器同步移动时,对截面内各点进行扫描测量,得出投影值,所测得的不同强度信号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系统磁盘暂存,这些数字信息经AP阵列处理机重建处理得出可生成图像的数据再存于系统磁盘,最后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将这组图像数据从系统磁盘读出,由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显示系统的电路在CRT监视器上显示出图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