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动物的现实与传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864360
  • 作      者:
    王金美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人类自远古时代起就与身边的动物有了密切的关系,最早的人类只会追逐猎物或被动物当成猎物追逐,彼此的关系就如同自然界任何动物之间的彼此关系一般,简单、直接。后来通过向动物学习捕猎技巧,学习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使得我们逐渐在自然生存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捕猎者。无论是体力还是灵敏度,我们都无法与绝大多数动物相比,有人觉得是我们出色的智力弥补了种种不足,但是在原始社会,先人同猛兽搏斗时,智力的优势并不能在徒手或只有石头和木棒的条件下占到先机,我们能够最终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造物主的眷顾。我们的祖先看待野生动物的态度似乎比我们更客观,他们至少懂得敬畏自然,似乎意识到人类能够生存、繁衍,在自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不只是由于有了更发达的大脑。于是很多关于动物的传说就成为先民们原始宗教的雏形,在达尔文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甚至迄今在文明的长鞭未能触及的偏远地域,还有人笃信自己是鹰或蛇的后代。
展开
精彩书摘
    【熊】
    棕熊和北极熊在个头上比狮、虎更硕大,力量上也丝毫不逊色,它们是杂食动物,偏爱肉食,在合适的机缘下,伤人或者进而吃人是很自然的。
    憨态可掬的熊类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凶恶,这也正是它们的危险之处,人们措不及防地就被“大玩具”伤了。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规律,即体型庞大的动物需要用比较容易得到的食物来维生,因此大象、犀牛、河马等巨兽都是用植物作为主食的,大洋中的须鲸则吃数量庞大的小虾。熊类可能处在选择食物的临界点上,身体结构上是典型的食肉动物,但是要获得能满足它们大胃口的肉食方面显然有困难,于是不得不采取吃部分植物或耐饥能力增强这样的生存策略。
    熊伤人的情况多半发生在人与它们的陡然相遇时,人对熊的危险性估计不足。譬如,国内就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可以跑得几乎像马那样快,有些人还幼稚地认为它们不吃死尸!因为在习惯上不常见到棕熊那样的种类大肆捕食大型动物,所以错误地认为它们大概不吃大动物,殊不知它们至少机会性地从其他捕食动物口中掠夺一些腐肉之类的食物。从机敏性方面看,它们不容易捕捉像鹿那样灵活的动物,但是人类的运动能力比大多数野生动物都差,那就另当别论了。
    熊类在有人居住的地区常光顾垃圾堆那样的免费午餐场所,跟人的冲突并不直接,不幸的伤人事件或多或少地归因于我们不了解熊的行为习性。在国外被熊伤害的案例中,试图过分接近它们的摄影师和观光者占了很大的比例,熊感受到压力后出于自卫的初衷而伤人。北极熊的情况跟棕熊相似,动物专家称,带着幼仔的母熊和发情期的公熊尤其危险,但是只要我们在同这些大动物打交道时小心谨慎,许多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熊家族中的黑熊、马来熊、眼镜熊和懒熊有伤人的事件,但没有确凿的吃人证据。
    【大型爬行类】
    巨蟒和大型鳄鱼(如湾鳄、尼罗鳄、美洲鳄)有伤人和吃人的记录,尤其是大鳄鱼伤人在某些地区还有相当多的报道。从生理特点来看,活得很长的某些爬行动物只要不断得到食物营养,理论上就不会停止生长,体型因此可以长得很大,曾经有蟒和鳄鱼的体长接近9米的记录,那样的庞然大物吃人毫不困难。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动物--会动的物体?
第一节 动物的感觉
动物的感官感觉
方向感和时间感
奇妙的第六感觉
第二节 动物的能力
认知和判断能力
使用工具
社会行为
共生和寄生
速度与攻击力
进化和适应
第三节 野生动物的情绪
应激
胆怯与谨慎
有限的勇敢
愤怒及悲伤

第二章 人对动物的理解
第一节 恐惧感的由来
关于吃人
诅咒和报应
被妖魔化(神化)的动物
第二节 凶恶感的形成
吓人的外貌
关于动物的毒性
互残与自残
食尸和吸血
第三节 动物有道德感吗
利他行为的分析
习性和本性
集体观念与出卖同类
第四节 拟人化的误区
动物怎样理解人的语言
学舌和学艺
宠物情结

第三章 想象的差距
第一节 动物为何怕人
第二节 危险的避险方法
装死
举火
上树
紧盯策略
以攻为守
第三节 野人离我们有多远
第四节 肤浅的益害观

第三章 
第一节 选择的理由
第二节 苍白的口头“保护”
第三节 科学放生
第四节 落实保护措施的保障

第五章 动物的保护
第一节 食肉寝皮
野味的诱惑力
家养动物的归宿
高产之忧
第二节 除害
文化影响观念
害兽的概念
除害的尴尬
第三节 取乐
物种歧视
虚假欲望的满足
虐杀之过
残酷的玩赏爱好
第四节 研究与利用
无私的替身
动物人药

第六章 共存的思考
第一节 地球还有诺亚方舟吗
动物多少才合适
旅鸠的启示
环境透支
第二节 距离与平衡
第三节 老虎吃熊猫怎么办--人类对自然的干预
第四节 动物园的变迁
依然相信神话的时代(代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