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科网络实验室CCNP(交换技术)实验指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169045
  • 作      者:
    王隆杰, 梁广民编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思科系列丛书:思科网络实验室CCNP(交换技术)实验指南》特色:
    ·宗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弥补外版书籍之不足。
    ·内容:集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与时俱进,尽可能覆盖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对业界人士的工作、学习有实际指导
    和借鉴意义。
展开
内容介绍
    《思科网络实验室CCNP(交换技术)实验指南》旨在帮助正在学习CCNP的读者提高CCNP交换方面的动手技能。全书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台拓扑,VLAN、Trunk、VTP与链路聚集,STP,VLAN间路由,高可用性,交换机的安全,QoS,组播。本书的重点是实验,希望通过实验能有效地帮助读者掌握技术原理及其使用场合。本书采用Catalyst3560作为硬件平台(IOS版本为12.2)。
    《思科网络实验室CCNP(交换技术)实验指南》适合想要通过CCNP认证考试的网络技术人员,以及那些希望获得实际经验以轻松应付日常工作的专业人员阅读,既可以作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实验教材,也可以作为电子和计算机等专业网络集成类课程的教材或者实验指导书,还可以作为培训教材;同时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很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参考书。
展开
目录
第1章 交换机基本配置
1.1 实验台配置
1.1.1 本书实验台拓扑
1.1.2 访问服务器
1.2 实验1:配置访问服务器
1.3 实验2:交换机的密码恢复
1.4 实验3:交换机的IOS恢复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VLAN、Trunk、VTP与链路聚集
2.1 VLAN、Trunk、VTP与链路聚集概述
2.1.1 交换机工作原理
2.1.2 VLAN简介
2.1.3 Trunk简介
2.1.4 DTP简介
2.1.5 EtherChannel简介
2.1.6 VTP
2.1.7 私有VLAN
2.2 实验1:交换机基本配置
2.3 实验2:划分VLAN
2.4 实验3:Trunk配置
2.5 实验4:DTP的配置
2.6 实验5:EtherChannel配置
2.7 实验6:VTP配置
2.8 实验7:VTP覆盖
2.9 实验8:私有VLAN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STP
3.1 STP协议概述
3.1.1 STP(IEEE 802.1d)简介
3.1.2 STP的加强
3.1.3 PVST+简介
3.1.4 RSTP(IEEE 802.1w)简介
3.1.5 MSTP(IEEE 802.1s)简介
3.1.6 不同STP协议的兼容性
3.1.7 STP防护
3.1.8 FlexLink
3.2 实验1:STP和PVST配置
3.3 实验2:Portfast、Uplinkfast和Backbonefast
3.4 实验3:RSTP
3.5 实验4:MSTP
3.6 实验5:STP树保护
3.7 实验6:环路防护
3.8 实验7:FlexLink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VLAN间路由
4.1 VLAN间路由概述
4.1.1 使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通信
4.1.2 单臂路由
4.1.3 三层交换
4.1.4 路由器的三种交换算法
4.2 实验1: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
4.3 实验2:三层交换实现VLAN间路由
4.4 实验3:三层交换上配置路由协议
4.5 实验4:路由器上的3种交换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可用性
5.1 高可用性技术简介
5.1.1 HSRP
5.1.2 VRRP
5.1.3 GLBP
5.1.4 SLB
5.1.5 Syslog
5.1.6 SNMP
5.1.7 交换机堆叠
5.2 实验1:HSRP
5.3 实验2:VRRP
5.4 实验3:GLBP
5.5 实验4:SLB
5.6 实验5:Syslog
5.7 实验6:SNMP
5.8 实验7:堆叠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交换机的安全
6.1 交换机的安全简介
6.1.1 交换机的访问安全
6.1.2 交换机的端口安全
6.1.3 DHCP Snooping--防DHCP欺骗
6.1.4 DAI--防ARP欺骗
6.1.5 IPSG--防IP欺骗
6.1.6 VLAN跳跃攻击
6.1.7 AAA
6.1.8 dot1x
6.1.9 SPAN
6.1.10 RACL、VACL和MAC ACL
6.2 实验1:交换机的访问安全
6.3 实验2:交换机端口安全
6.4 实验3:DHCP欺骗
6.5 实验4:DAI与IPSG
6.6 实验5:AAA
6.7 实验6:dot1x
6.8 实验7:SPAN
6.9 实验8:RACL、VACL和MAC ACL
6.10 本章小结

第7章 QoS
7.1 QoS简介
7.1.1 为什么需要QoS
7.1.2 QoS的3个模型
7.1.3 差分服务模型的结构
7.1.4 CLI与MQC
7.2 分类与标记
7.2.1 分类与标记
7.2.2 实验1:分类与标记
7.2.3 实验2:NBAR
7.3 队列技术
7.3.1 队列技术简介
7.3.2 先进先出队列(FIFO)
7.3.3 优先级队列(PQ)
7.3.4 实验3:PQ
7.3.5 自定义队列(CQ)
7.3.6 实验4:CQ
7.3.7 加权公平队列(WFQ)
7.3.8 实验5:WFQ
7.3.9 基于类的加权公平队列
7.3.10 实验6:CBWFQ
7.3.11 低延迟队列(LLQ)
7.3.12 实验7:LLQ
7.3.13 RTP优先队列
7.4 拥塞避免
7.4.1 为什么需要拥塞避免
7.4.2 RED简介
7.4.3 WRED简介
7.4.4 FB-WRED简介
7.4.5 实验8:WRED及FB-WRED
7.4.6 CB-WRED简介
7.4.7 实验9:CBWRED
7.5 流量整形与流量监管
7.5.1 流量整形与流量监管的区别
7.5.2 流量整形(Shaping)
7.5.3 实验10:流量整形
7.5.4 流量整形的应用实例
7.5.5 流量监管(Policing)
7.5.6 实验11:CAR
7.5.7 CAR的应用实例
7.5.8 实验12:CB-Policing
7.5.9 CB-Policing的应用实例
7.6 交换机上的QoS
7.6.1 交换机上的QoS模型
7.6.2 入方向上的分类与标记
7.6.3 入方向上的流量监管(Policing)
7.6.4 加权尾部丢弃(Weighted Tail Drop)
7.6.5 入方向的队列与调度(Queueing and Scheduling)
7.6.6 出方向的队列与调度(Queueing and Scheduling)
7.6.7 实验13:交换机上用QoS限速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组播
8.1 组播简介
8.1.1 为什么需要组播
8.1.2 组播的模型
8.1.3 组播的IP地址和MAC地址
8.1.4 组播分发树
8.1.5 组播路由协议
8.1.6 IGMP
8.1.7 二层组播协议
8.2 IGMP
8.2.1 IGMP V
8.2.2 实验1:IGMP V
8.2.3 IGMP V
8.2.4 实验2:IGMP V
8.2.5 IGMP V
8.3 PIM Dense Mode
8.3.1 PIM Dense Mode工作原理
8.3.2 PIM Dense Mode状态规则
8.3.3 PIM Dense Mode状态标识
8.3.4 实验3:PIM-Dense Mode
8.4 PIM Sparse Mode
8.4.1 PIM Sparse Mode工作原理
8.4.2 PIM Sparse Mode状态规则
8.4.3 PIM Sparse Mode状态标识
8.4.4 实验4:PIM-Sparse Mode
8.4.5 Auto-RP
8.4.6 实验5:Auto-RP
8.4.7 BSR
8.4.8 实验6:BSR
8.5 交换机上的组播
8.5.1 IGMP Snooping介绍
8.5.2 CGMP介绍
8.5.3 实验7:IGMP Snooping和CGMP
8.6 本章小结
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