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机械可靠性漫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57182
  • 作      者:
    张义民编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义民,生于1958年9月,工学博士,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机械工程学科)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学科评审组专家,“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专家组专家,《机械设计与制造》主编,《振动、测试与诊断》副主编,《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目标导向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励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十佳)项目2项,吉林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项。出访过美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展开
内容介绍
  《机械可靠性漫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机械可靠性的总体框架、基本知识、物理机理及应用实践。《机械可靠性漫谈》内容丰富,概念清晰,阐述详尽,系统性强,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机械可靠性世界,有助于开阔读者的视野、提升读者的思维能力、培养读者的探索精神,使读者从中体会到机械可靠性的奇妙性和实用性。
  《机械可靠性漫谈》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阅读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机械可靠性研究的相关科学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机械可靠性漫谈》:
  可靠性数据采集及其分析方法要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依照概率统计学的概念与理论进行数据的产生一采集分析的全过程研究,在数据整理分析、分布检验和参数估计等各环节之中,要充分考虑可靠性数据的特点。可靠性数据具有如下特点:
  1)时效性
  可靠性数据体现了时间因素,产品的无故障运行时间反映了该产品的可靠性;另外,可靠性数据与产品全寿命周期密切相关,各阶段的可靠性数据实时反映该产品的可靠性状况与水平,可见可靠性数据的时效性很强。这里所涉及的时间概念是广义的,其中包括周期、距离、次数等。由此可见,可靠性研究必然涉及时间因素。
  2)随机性
  产品发生故障的时间与空间均是随机的,而且由于产品的特性及参数(如强度、应力、物理变量、几何尺寸等)具有固有的随机性,同时载荷、工况、应力等运行环境及参数都是随时间变化的随机过程,因此描述故障、失效的数据必然是随机变量或随机过程。由此可见,可靠性技术应该明晰地在概率统计学基础上加以研究。
  3)可追溯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靠性数据反映了产品可靠性状况和水平的过程及趋势。机械产品在一种或多种物理和(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发生尺寸、形状、状态和性能等的劣化,最终以某种形式丧失预定功能;再者经过改进的产品其可靠性会得到增长,而且当前数据与过去数据相关联,所以数据本身具有可追溯性的特点。因此,可靠性研究应该充分考虑数据的历史演化。
  3.1.6可靠性数据的质与量
  可靠性研究结果的实际价值的大小有赖于基础数据的可信程度。统计数据的质与量对于数据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数据的量越大,越易符合数据分析的基本要求;数据的质涉及产品的试验环境条件与现场管理控制,收集的数据要遵循随机抽取的原则,要符合试验大纲与使用规范的要求。对数据质与量的要求,无疑需要完善的信息组织管理体系加以保证。数据采集应该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真实性
  数据的真实性是准确地进行可靠性研究的前提,因此不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使用现场,所记录的数据必须如实代表产品的实时状况,特别是对产品的故障的描述应该准确、全面、具体等,对产品发生故障的时间、位置、原因、现象、模式、频度、影响等应该有明确的记录,即使对某次故障判断有误,在对故障产品分解检查之后,就应该准确地描述该次故障的真实现象。
  2) 连续性
  由于可靠性数据具有可追溯的特点,可靠性数据反映了产品可靠性的历史状况与水平。为了保证数据的可追溯性,要求数据的记录要连续,主要应该包括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有事件的发生、经历、结果等的描述。
  3)完整性
  只有完整的数据记录,才有可能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因此要求所有记录的数据项尽可能地完整,产品的使用状况、故障或维修事件、故障的频次与历史、失效报废等都要记录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制订可靠性方案和监控维护措施等。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
1.2 机械可靠性的内涵
1.3 可靠性与质量的关联
1.4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简史
1.5 机械可靠性研究的现实问题
1.6 机械可靠性的发展趋势

第2章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1 可靠性定义
2.2 失效的概念
2.3 可靠性尺度
2.4 可靠性的分类
2.5 可靠性的基本假设
2.6 可靠性分析和计算方法

第3章 可靠性数据采集与分析
3.1 可靠性数据采集
3.2 可靠性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4章可靠性设计
4.1 常规的机械强度设计
4.2 机械可靠性设计
4.3 动态与渐变可靠性设计
4.4 可靠性优化设计
4.5 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4.6 可靠性稳健设计
4.7 随机相关性分析与相关系数量值选取

第5章可靠性试验
5.1 可靠性试验的目的
5.2 可靠性试验的分类
5.3 可靠性试验的综合安排
5.4 可靠性试验的要素
5.5 可靠性试验计划
5.6 载荷谱的确定

第6章可靠性增长
6.1 可靠性增长的目的与作用
6.2 可靠性增长的工程原理
6.3 可靠性增长试验

第7章系统可靠性
7.1 系统可靠度
7.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7.3 可靠性预计与可靠性分配
7.4 故障树分析
7.5 随机有限元分析

第8章可靠性管理
8.1 ISO9000质量体系
8.2 可靠性管理的内容
8.3 可靠性大纲
8.4 设计审查
8.5 生产及使用阶段的可靠性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