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光伏组件 为了得到足够的输出电压,光伏电池串联形成光伏组件。硅电池单体在25℃时的典型开路电压接近0.6V,最大功率点电压接近0.5V。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光伏系统是具有备用蓄电池的独立系统,这就要求串联足够数量的电池,从而实现高效率充电。由于额定电压12V的铅酸蓄电池充电电压范围为14—16V,为了使光伏组件能够在高温下工作,多年来均以36块电池的组件作为规范。当给12V铅酸蓄电池充电时,这些组件接近最大功率点运行。然而,近期的两件事情改变了光伏组件的设计参数。首先,自1999年以来,全世界用于并网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比独立系统更多。在无备用蓄电池的直接并网系统中,现在普遍设计成光伏阵列,使最大开路电压处于直流600V以下。这些阵列直接连接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逆变器的输入端。因此,许多组件具有54~72块电池,有时甚至更多,对应的开路电压更高,组件额定功率也更高。另一个变化在于充电控制器技术。当本书第1版出版时,充电控制器将阵列按蓄电池电压直接连接到蓄电池。因此,阵列被设计运行在蓄电池额定充电电压附近,近似于最大功率运行。然而,现代充电控制器与MPPT输入电路相配合,从而使光伏阵列能够运行在高于蓄电池电压的最大功率电压,并且还可通过充电控制器提供正确的蓄电池充电电压。与光伏电池串联相关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单块光伏电池的遮挡。如果组件中任何一块光伏电池被遮挡,则该光伏电池性能将会衰减。由于光伏电池串联,如果其他无遮挡的组件之间并联,则意味着该电池可能正向偏置,导致该电池发热。这个现象会造成光伏电池过早失效。为了保护系统不发生这类失效,一般用旁路二极管来保护组件。如果光伏电流不能从组件中的一块或多块光伏电池中流过,则可以流过旁路二极管。当光伏电池装进组件时,通常覆盖有防反射涂层,并且覆盖有特殊层压板从而阻止电池接头的退化。组件边框通常是金属,为组件提供了物理强度。光伏电池装进组件后,可在电池额定工作温度(NOCT)条件下描述其特性。NOCT是指,在环境温度20℃、AM1.5、辐照度G=0.8kW/m2和风速小于1m/s的条件下,电池开路运行的温度。对于环境温度和辐照度的变化,电池温度可用线性近似式来准确估计,即 TC= TA+(NOCT-20/0.8)G 辐照度和环境温度对光伏电池性能的综合影响值得认真考虑。由于硅光伏电池开路电压按2.3mV℃降低,组件开路电压将按2.3nmV℃降低,其中n是组件中串联电池的数量。因此,举例而言,当G=08kW/m2时,如果一个36块光伏电池的组件voc=19.40VNOCT为46℃,那么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0℃、G升高到1 kW/m2时,光伏电池温度将升高到62.5℃。光伏电池温度升高了15℃,将引起开路电压降低到16.3V,降低了16%。此外,电池温度过高有可能导致电池过早失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