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以“三低”为特征,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实现“能源低能耗、环境低污染以及温室气体的低排放”;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激励;其实质是以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支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清洁能源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含碳气体(主摹指CO2)排放脱钩;其目标是“低碳排放、高人文发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2)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学者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和低碳工业化的道路(庄贵阳,2005;宋雅杰,2010);②优化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做好能源运行管理(庄贵阳,2005;国合会政策研究报告,2009;史立山,2010);③建设新型和低碳城市(杨丽,2010);④发挥碳汇潜力,建立碳交易市场,发展循环农业(庄贵阳,2005;高旺盛等,2010);⑤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庄贵阳,2005;宋雅杰,2010)等。一些学者从内部机制、物质流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分析。王文军(2009)从内在机制作用上对低碳经济的运行进行研究,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即实施“立体式”控制的经济发展模式。毛玉如(2008)提出要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建立物质流分析账户,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万宇艳(2009)提出物质流分析法可以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分析产业能耗与环境负荷变化的关系,对相关物质利用效率特征进行识别,建立物质流管理指标,为企业监测污染、优化流程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并且他们都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2001)认为低碳或无碳技术的研发规模和速度将决定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规模。任奔等人(2008)综合研究了国际上低碳技术发展,指出当前低碳经济技术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节约能源技术,二是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碳捕获和埋存技术(CCS)。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