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伤寒大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09083
  • 作      者:
    (清)秦之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总论
伤寒热病总论
验舌色论
验口唇论
验二便论
辨脉论
南北方宜发表不同论
南北方宜清里相同论
三阴经热病论
三阴经寒病论
阴证似阳论
阳证似阴论
宜发表论
忌发表论
宜清里论
忌清里论
宜和解论
忌和解论
宜吐法论
忌吐法论
宜温经论
忌温经论
宜攻下论
忌攻下论
宜消导论
忌消导论
宜补虚论
忌补虚论
误下不宜再下论
卷一
恶寒
发热
寒热
身痛
头痛
项强
咽痛
卷二
似疟
潮热
烦躁
谵语
发狂
呕吐
喘逆
身重
身痒
头眩
口渴
口燥
唇焦
衄血
蓄血
下血
卷三
无汗
自汗
头汗
盗汗
懊侬
不得卧
发黄
面赤色
胸满
胁满
心下满
结胸
痞满
咳逆
呃逆
腹痛
卷四
下利
小便不利
大便秘结
合病
并病
坏证
昏冒
热入血室
不语
发斑
温病
疫病
夹食
痉病
阴厥阳厥
足冷

内容摘要

  秦之桢所著的《中医师承学堂:伤寒大白》卷首总论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卷一至 卷四以《伤寒论》病证为纲,对恶寒、发热、身痛、头痛、咽痛、烦躁、谵 语、蓄血、无汗、下利等50余种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 表邪、里邪、兼有表里邪三种情况。本书按证归类,进一步将证分类,在类 证的基础上类方,这种方法使方证相对,能够充分揭示方证之间的相互关系 ,便于临床上按证索方。同时,按证分类还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的统一,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病通治方的意义。《伤寒论》详于伤寒而略于温病。秦氏 不但极为重视《伤寒论》固有方药之研究,还从证候、治法、方药各方面进 行补充,寒温同论,补充了温病及伤寒病相关的证状、机理、方药,丰富了 《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内容,不但补充了仲景论温之不足,对清代温病体系 的形成及温病学说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恶寒一证,除列麻黄汤、 葛根汤外,又根据具体病情补人治疗南方温热之加减羌活汤、加减防风汤、 葛根解肌汤等。并日:“北方、长沙等地,冬月宜麻黄汤。若南方温热之时 ,则麻、桂辛热,故家秘用此方加减羌活汤,临证加减。”秦氏不囿《伤寒 论》之方,因地选方,深得仲景辨证论治之精髓。本书亦十分注重方剂之探 讨,并首先以药析方,即用药物比较的方法来探讨方剂。如“小柴胡汤,有 人参,无大黄,治中气虚邪,在半表半里者。大柴胡汤,有大黄,无人参, 治肠胃实热,大便秘结者。柴胡饮子,有人参,有大黄,治中气虚,大便结 热,有潮热者。”其次是以证测方,用证状之特异性来辨析方剂。如葛根汤 与桂枝加葛根汤,以有汗、无汗分辨之,前者无汗,后者有汗也。再次是以 经探方,即用风寒、营卫、三纲学说来说明方剂。尝谓“桂枝汤,治风伤卫 之轻证,仲景之轻方也。麻黄汤,治寒伤营之重证,仲景之重方。其大青龙 汤……此变麻黄汤重方,而为稍轻之剂,为风寒两伤之剂也。”最后运用同 病异治之法则来分析方剂。如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俱为治烦之 方,秦氏认为“栀子豆豉汤为治懊侬,舌上白苔,又以白虎人参汤治渴欲饮 水,清阳明上焦之热。若加小便不利者,又用猪苓汤,清阳明下焦热结。” 《中医师承学堂:伤寒大白》归纳《伤寒论》各主要证候,概述其八纲属性和治则,次 列《伤寒论》原文,原文下附以注释,后载方药,包括仲景方、后世方和秦 氏家传秘方。每项下列原文逐条予以阐述,并以自己多年所得,对外感证之 原委,虚实之变证,攻补之施治,以及前注偶讹之内容加以论述,文字简洁 明了,有执简驭繁之功,可谓不失著者“大白”之旨。本书对于学习《伤寒论》颇有参考价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