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与中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86577
  • 作      者:
    李其忠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其忠,1950年生。1975年上海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86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后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2001年始任学校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2010年始任学校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常务副主任。曾先后被聘为法国杵针中医学院兼职教授、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校外督导专家、台湾长庚医院客座教授。 任职期间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曾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协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曾被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宝钢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的国家》是一套专门为大众读者精心打造、由名家倾情撰写的系列丛书。本丛书由各领域卓有名望的专家撰写,内容厚积而薄发,行文严谨而鲜活。面向的读者群体也极为广泛,既可以是国内读者,也可以是海外华人;既可以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通俗读物,也可以作为中华青少年追溯与了解祖国文化之源的可靠读本。《中医与中药》是丛书之一。《我们的国家(中医与中药)》一书期冀通过对中医中药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医中药对民众祛病保健的伟大贡献以及中医中药的相关基础知识等的介绍,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我们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本书由李其忠著。
展开
精彩书摘
  若把《黄帝内经》视作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那么《伤寒杂病 论》就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第一书。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著者是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张 仲景。据考确认张仲景为河南南阳人。《伤寒杂病论》的撰著初衷,张仲景在其自序中有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两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 其七,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 卷。”可见,张氏因“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而弃仕从医,“勤 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医学巨作。《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不久,由于传抄不便,又逢战乱,很快散佚。后经魏晋太医令王叔和的编次整理,成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通 读本。其中《伤寒论》侧重于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金匮要略》则侧重 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洽。《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漫长的医学发展史上有过多次校订、整 理,也有过许多不同刊本,可以断定,目前通行本《伤寒论》、《金匮要 略》已不可能完完全全是张仲景的原貌了。有缺失,有增补,但从临床角 度和学术内容而言,并不影响其价值。《伤寒论》论治外感病创立“六经辨证”。大略而言: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主证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太阳病又有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不同。中于风邪者,恶寒较轻,有汗,脉浮缓,治以疏风解表为主,桂枝汤为其代表方。伤于寒邪者,恶寒较重,无汗,脉浮紧,治以祛寒解表为主,麻黄汤为其代表方。阳明病为外感热病的邪热亢盛的极期,主证为发热不恶寒,汗自出,脉大。阳明病又有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不同。前者为外邪入里,化热伤 津,以身大热、大汗出、口大渴、脉洪大“四大”为主症,治以辛寒清热 为主,白虎汤为其代表方。后者为外邪入里,化热燥结,以潮热、谵语、便秘腹胀、脉沉实为主症,治以通腑泄热,承气汤为其代表方。少阳病为外感热病的亚热盛期,习惯上也称其为半表半里证。少阳病 的提纲为“口苦、咽干、目眩”。其主要脉证当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其病机为邪正相争,互有进退,少阳枢机不利。治以和解表里,疏解少阳,小柴胡汤为其代表方。太阴病为外感热病正气虚衰的轻浅期。太阴病的提纲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其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正气抗病能力 相对不足,寒湿内滞,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影响到足太阴脾经。太阴 病的主要表现属里虚寒证,相对少阴病而言,其程度较轻,病变也较局限。太阴病的主要治法为温中健脾,理中丸为其代表方。少阴病为外感热病的衰竭期。少阴病的提纲为“脉微细,但欲寐”。此时正气严重虚衰而无力抗邪,以全身性急性的虚弱性证候为主要表现,病邪或寒或热,影响到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少阴寒化证的表现应当 还伴见恶寒、蜷卧、吐利、渴喜热饮、小便清利,甚至手足厥逆等。其病 机主要为心肾阳气虚衰。少阴热化证的表现还应当伴见心中烦热不得卧、咽干、咽痛、口渴、舌质绛、脉细数等,其病机主要为心肾阴虚内热。少 阴病的表现属较为严重的里虚寒证或里虚热证,故其主要治法为回阳救逆 或清热滋阴。厥阴病为外感热病的终末期。厥阴病的提纲为“消渴,气上撞心,心 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这提示了厥阴病病情的 复杂,有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症候。病变至此阶段,寒热夹杂或寒热转 化,正气严重虚衰而无力抗邪,病变影响到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厥阴病的主要表现属严重的里虚证或寒热虚实错杂证。厥阴病的主要治法 为寒温并用,或者根据证情有回阳救逆或清热泻火等不同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相关条文中,尚有不少对兼证、变证,直中、两感,并病、合病,循经传、越经传等疾病传变内容的记载,使外感热病 的辨证论治有常有变,趋于实用。《伤寒论》创制方剂112首,后世称其为 “经方”,其大多药味简练,君臣佐使,配伍精妙,疗效卓著,故《伤寒 论》又被称为“医方之祖”。若将《伤寒论》视作侧重于论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始祖,创立六经 辨证,那么可将《金匮要略》视为侧重于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善用 脏腑辨证。全书共25篇,原文凡398条,所用药物157种,所出处方有262首,论及病证以内科为主、兼及妇科、外科等计40余种。《金匮要略》从理、法、方、药诸方面对于杂病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所在各病症的病因病机、辨证纲领、治法方药等,至今仍有极高的实 用意义和研究价值。历代医家对《金匮要略》推崇备至,诚如金元名医张 元素所说:“仲景药方为后世法,号群方主,治杂病如神。”P22-25 
展开
目录
前言 由三则医学典故说开去
上篇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
一、 我国医药卫生实践的早期阶段
1.医药起源的远古传说
2.疾病认识的早期记载
3.卫生医事的最早文献
4.病入膏肓的由来和六气致病的发端
二、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祖国医学的奠基之作——《内经》、《难经》
2.药学知识的开山之祖——《神农本草经》
3.临床辨证论治第一书——《伤寒杂病论》
4.著名医家始载入史册——从扁鹊到华佗
三、 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的全面发展
1.医学典籍的校注疏证
2.医学理论的全面提高
3.医学流派的学术争鸣
4.综合医著的先后问世
5.温病学说的渐趋崛起
6.中药方剂的不断充实
7.中外医学的频繁交流
8.中医外科的历史钩玄
9.中医妇科的突出成就
10.中医儿科的发展脉络
11.针灸推拿的独到贡献
12.养生文化的文献追溯

下篇 中医药学基础知识
一、 中医药学的学科性质
1.中医药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2.中医药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3.中医药学深受古代哲学影响
二、 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三、 中医药学的医学模式
1.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
2.传统医学模式的启迪
四、 中医药学的天人相应
1.天人相应的肇始说
2.天人相应的辩证观
3.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五、 中医药学的文化属性
1.中医药学与儒文化
2.中医药学与佛文化
3.中医药学与道文化
4.中医药学与易文化
六、 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
1.注重整体
2.强调调和
3.擅长辩证
4.援物比类
5.司外揣内
6.内景返观
七、 中医药学的人文伦理
1.医乃仁术
2.生命至贵
3.大医精诚
4.智圆行方
八、 中医药学的哲学思辨
1.元气论
2.阴阳论
3.五行论
九、 中药方剂的基本理论
1.四气五味理论
2.升降浮沉理论
3.药物归经理论
4.引经报使理论
5.药物毒性理论
6.君臣佐使理论
十、 中医药学的现代研究
1.文献研究
2.临床研究
3.实验研究
4.群体流调研究
5.多学科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