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需求工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382317
  • 作      者:
    (德)Klaus Pohl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计算机科学丛书: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对需求工程中的主要概念、方法、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覆盖了面向目标的需求工程、基于场景的需求工程、面向方案的需求工程以及需求抽取、文档化、协商、确认和管理等需求工程活动,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需求工程教科书。全书共分八部分,每一部分针对不同的主题展开论述,并在每一部分的开头对各章节内容分别加注“基础”和“高级”标记,方便读者学习。
    《计算机科学丛书: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运用实例来辅助阐述需求工程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检查表和指南,不仅适合用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需求工程及相关课程教学,而且还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和管理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7.2 需求文档 在传统的开发方法中,待开发系统的需求通过需求文档进行定义。需求文档通常会按照一个通用的参考结构来组织。典型的需求文档的例子包括客户需求规约和系统需求规约。然而,越来越多的开发组织开始使用基于数据库的工具来管理文本需求。当使用数据库进行需求管理时,需求文档可以随时从需求数据库中生成(见3.5节和18.5节)。因此,一个需求文档可以被视为在一个给定时间点上从需求数据库中(有选择地)获取的需求的快照。17.2.1 需求文档的类型 无论需求是在文档中还是数据库中进行管理的,都经常需要为了某种目的将所选择的需求汇集在相应的需求文档中,例如定义那些作为一个合同主题的需求。一个需求文档可能因以下这些目的而创建:便于用户、领域专家、需求工程师、软件开发人员等之间的交流; 作为创建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个参考模型; 在委托开发任务时用于协商; 作为客户与合同商之间订立合约的基础; 作为产生诸如用户手册或维护手册等手册的基础; 作为项目规划、监控和控制的基础。鉴于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需求文档具有不同的内容,并且在需求定义的细节层次上也存在差异。不幸的是,不同类型的需求文档之间并不存在一致的术语体系。而且,各种文献中给出的关于在项目开发中需要什么样的需求文档以及这些文档应当包含什么内容的建议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国家中的需求文档 在使用英语的国家中,一般区分两类软件密集型系统的需求文档:系统需求规约。软件需求规约。系统需求规约定义了关于系统硬件和软件,以及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必要关系的需求(见【IEEE Std 1233—1998】)。软件需求规约(【IEEE Std 830—1998】)详细描述了系统需求规约中所定义的软件需求。在18.1节中,我们将讨论对于需求文档参考结构的使用。作为一个示例,我们根据【IEEEStd 1233—1998】描述了一个软件需求规约的详细结构。德语国家中的需求文档 在使用德语的国家中,一般区分两类需求文档:要求汇总书(见17.2.2节)。责任汇总书(见17.2.3节)。系统需求规约与软件需求规约都与责任汇总书相似(参见【Parnas and Madey 1995】)。对于软件密集型系统,尤其是嵌入式软件密集型系统而言,除了系统需求文档之外还需要为系统中的每一个软件和硬件组件创建需求文档。此时可以区分3种不同的需求文档:系统需求文档:该文档定义了整个系统的需求,因此也为硬件、软件以及软硬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定义了需求。通常,系统需求文档中描述的需求需要进行精化并分配给各个硬件与软件组件。
展开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与框架
第1章 动机
1.1 软件密集型系统
1.1.1 实例:嵌入式系统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
1.1.2 开发软件密集型系统的挑战
1.2 需求工程的重要性
1.2.1 对于项目成功的影响
1.2.2 需求中的缺陷:一个实例
1.2.3 需求缺陷导致高成本
1.3 组织上下文中的需求工程
1.3.1 与其他组织过程的相互关系
1.3.2 与其他开发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2章 需求
2.1 术语“需求”
2.2 需求类型
2.2.1 功能性需求
2.2.2 质量需求
2.2.3 约束
2.3 问题vs.解决方案
2.3.1 开发过程中的“做什么”和“怎么做”
2.3.2 需求工程中的“做什么”与“怎么做”
2.3.3 “做什么”和“怎么做”之间的交互

第3章 持续的需求工程
3.1 传统系统分析
3.2 本质系统分析
3.2.1 本质vs.对应物
3.2.2 方法
3.2.3 本质系统分析的优点
3.3 作为早期开发阶段的需求工程
3.4 系统分析及面向阶段需求工程的缺点
3.5 需求工程是一个持续过程

第4章 需求工程框架
4.1 需求工程的目标:在上下文中建立愿景
4.2 框架概览
4.3 4个上下文刻面
4.3.1 4个上下文刻面间的关系
4.3.2 4个上下文刻面的使用
4.4 3个核心活动
4.4.1 需求工程的3个维度
4.4.2 核心活动
4.5 两个横切活动
4.6 3种需求制品
4.6.1 目标
4.6.2 场景
4.6.3 面向方案的需求
4.6.4 3种需求制品的使用
4.6.5 本文中的“需求”
4.7 全书概览

第二部分 系统上下文
第5章 系统和上下文边界
5.1 术语“上下文”
5.2 系统边界
5.3 上下文边界
5.4 描述上下文方面的必要性

第6章 系统上下文的结构化组织
6.1 结构化原则
6.2 4个上下文刻面和3类上下文方面
6.2.1 需求来源
6.2.2 上下文对象
6.2.3 上下文对象的属性和关系
6.3 4个上下文刻面中的相关上下文方面
6.3.1 主体刻面
6.3.2 使用刻面
6.3.3 IT系统刻面
6.3.4 开发刻面
6.4 上下文方面的不同角色
第二部分推荐文献
第三部分需求制品

第三部分 a目标
第7章 目标导向基础
7.1 动机
7.2 术语“目标”
7.3 AND/OR目标分解
7.4 目标依赖
7.4.1 目标之间的“需要”依赖
7.4.2 目标之间的“支持”依赖
7.4.3 目标之间的“阻碍”依赖
7.4.4 目标之间的“冲突”依赖
7.4.5 目标等价
7.5 识别目标依赖

第8章 描述目标
8.1 目标描述模板
8.2 目标描述的7个规则
8.3 目标建模语言及方法
8.4 使用AND/OR树和AND/OR图进行目标描述
8.4.1 使用AND/OR树进行目标建模
8.4.2 使用AND/OR图进行目标建模
8.4.3 AND/OR图中附加的目标依赖
8.5 i*
8.5.1 i*框架中的建模元素
8.5.2 策略依赖模型
8.5.3 策略原理模型
8.6 KAOS
8.6.1 KAOS框架中的目标建模元素
8.6.2 KAOS框架中的目标建模
8.6.3 KAOS框架中的责任分配建模
8.7 决定使用何种目标建模语言
第三部分a推荐文献
第三部分b场景

第9章 场景基础
9.1 场景作为中间层抽象
9.2 场景作为一种将需求置于上下文中的手段
9.3 为每个上下文刻面开发场景

第10章 场景类型
10.1 当前状态场景和期望状态场景
10.2 正面和负面场景
10.3 不当使用场景
10.4 描述性、探索性和解释性场景
10.5 实例和类型化场景
10.6 系统内场景、交互场景和上下文场景
10.7 主场景、可替换场景和例外场景
10.8 用况:场景的分类

第11章 描述场景
11.1 叙述性场景
11.2 结构化场景
11.2.1 场景步骤的结构化描述
11.2.2 场景参考模板
11.3 用况描述模板
11.4 场景描述的11条规则
11.5 顺序图
11.6 活动图
11.7 用况图
11.8 需求工程过程中不同场景类型的使用

第12章 使用目标和场景的优势
12.1 目标导向的优势
12.1.1 对于文档化的帮助
12.1.2 对于抽取的帮助
12.1.3 对于协商的帮助
12.1.4 对于确认的帮助
12.1.5 对于管理的帮助
12.2 使用场景的优势
12.2.1 有助于文档化
12.2.2 有助于需求抽取
12.2.3 有助于协商
12.2.4 有助于确认
12.2.5 有助于管理
12.3 将目标与场景相结合的好处
12.3.1 目标发起对场景的定义
12.3.2 目标对场景进行分类
12.3.3 场景描述对目标的满足情况
12.3.4 场景发起对目标的细化
第三部分b推荐文献
第三部分c面向方案的需求

第13章 面向方案的需求基础
13.1 解决方案的3种视图
13.2 面向方案的需求、目标和场景
13.2.1 主要区别
13.2.2 主要联系

第14章 面向方案需求的文档化
14.1 数据视图中的需求描述
14.1.1 增强的实体-关系模型
14.1.2 类图
14.2 功能视图中的需求描述
14.2.1 数据流模型
14.2.2 本质模型
14.3 行为视图中的需求描述
14.3.1 行为建模语言
14.3.2 有限自动机
14.3.3 Mealy和Moore自动机
14.3.4 状态图
14.3.5 状态机图
14.4 在3种视图中描述质量需求

第15章 3种视图的集成
15.1 扩展后的示例
15.2 视图之间的关系
15.3 使用UML2集成
15.4 使用SysML集成
15.4.1 SysML图类型
15.4.2 需求图
15.4.3 使用需求图来关联各视图
第三部分c推荐文献

第四部分 核心活动
第四部分a文档化
第16章 需求文档基础
16.1 动机与目标
16.2 文档化vs.规约
16.3 需求制品的质量准则
16.4 验收准则
16.4.1 需求制品的验收准则
16.4.2 系统的验收准则

第17章 自然语言文档
17.1 自然语言需求
17.2 需求文档
17.2.1 需求文档的类型
17.2.2 要求汇总书
17.2.3 责任汇总书
17.3 需求文档的质量准则
17.4 使用自然语言的优点和缺点
17.4.1 使用自然语言的主要优点
17.4.2 使用自然语言的主要缺点
17.5 避免歧义的技术
17.5.1 术语表
17.5.2 语法需求模式
17.5.3 受控语言

第18章 组织自然语言需求
18.1 需求文档的参考结构
18.1.1 参考结构的优点
18.1.2 IEEE8301998标准的参考结构
18.2 对需求定义属性
18.3 需求属性
18.3.1 标识属性(类型1)
18.3.2 上下文关系(类型2)
18.3.3 文档化方面(类型3)
18.3.4 内容方面(类型4)
18.3.5 协商方面(类型5)
18.3.6 确认方面(类型6)
18.3.7 管理方面(类型7)
18.4 模板和信息模型
18.4.1 基于模板的文档化
18.4.2 基于信息模型的文档化
18.5 建立文本需求视图
18.5.1 在需求库基础上生成视图
18.5.2 生成需求文档

第19章 概念建模基础
19.1 物理模型vs.概念模型
19.2 模型属性
19.2.1 消除无关细节
19.2.2 定义附加属性
19.3 概念模型的符号学
19.4 概念模型的质量
19.5 建模语言
19.5.1 概念建模语言
19.5.2 元建模
19.6 模型的创建和解释
19.6.1 模型创建
19.6.2 模型解释

第20章 基于模型的需求与文本化需求之间的关系
20.1 需求模型
20.2 需求模型与文本化需求的相互关系
20.3 可追踪性元模型
20.4 概念模型和文本化需求之间的关系
20.5 技术实现
第四部分a推荐文献
第四部分b抽取

第21章 需求抽取基础
21.1 需求抽取的目标
21.2 需求抽取的定义
21.3 需求抽取中目标和场景的使用
21.4 子活动:识别相关的需求来源
21.4.1 识别潜在的需求来源
21.4.2 选择相关的来源
21.5 子活动:抽取现有的需求
21.5.1 从涉众中抽取现有的需求
21.5.2 从文档中抽取现有的需求
21.5.3 从现有系统抽取现有的需求
21.6 子活动:开发新的创新性需求

第22章 抽取技术
22.1 技术评价
22.2 描述技术的模板
22.3 访谈
22.3.1 准备
22.3.2 执行
22.3.3 后续
22.3.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2.3.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2.3.6 工作量
22.3.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2.4 研讨会
22.4.1 准备
22.4.2 执行
22.4.3 后续
22.4.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2.4.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2.4.6 工作量
22.4.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2.5 专题小组
22.5.1 准备
22.5.2 执行
22.5.3 后续
22.5.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2.5.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2.5.6 工作量
22.5.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2.6 观察
22.6.1 准备
22.6.2 执行
22.6.3 后续
22.6.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2.6.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2.6.6 工作量
22.6.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2.7 调查问卷
22.7.1 准备
22.7.2 执行
22.7.3 后续
22.7.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2.7.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2.7.6 工作量
22.7.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2.8 基于视角的阅读
22.8.1 准备
22.8.2 执行
22.8.3 后续
22.8.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2.8.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2.8.6 工作量
22.8.7 成功的关键要素

第23章 辅助抽取技术
23.1 技术评价
23.2 头脑风暴
23.2.1 准备
23.2.2 执行
23.2.3 后续
23.2.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3.2.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3.2.6 工作量
23.2.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3.3 原型
23.3.1 准备
23.3.2 执行
23.3.3 后续
23.3.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3.3.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3.3.6 工作量
23.3.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3.4 KJ方法
23.4.1 准备
23.4.2 执行
23.4.3 后续
23.4.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3.4.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3.4.6 工作量
23.4.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3.5 思维导图
23.5.1 准备
23.5.2 执行
23.5.3 后续
23.5.4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3.5.5 工作量
23.5.6 成功的关键要素
23.6 抽取检查表
23.6.1 准备
23.6.2 执行
23.6.3 后续
23.6.4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3.6.5 工作量
23.6.6 成功的关键要素
第四部分b推荐文献
第四部分c协商

第24章 需求协商基础
24.1 需求协商的目标
24.2 需求协商:定义
24.3 需求协商中目标和场景的使用

第25章 冲突管理
25.1 子活动:识别冲突
25.2 子活动:分析冲突
25.2.1 数据冲突
25.2.2 利益冲突
25.2.3 价值冲突
25.2.4 冲突分析的启发式方法
25.3 子活动:解决冲突
25.3.1 通过协商解决冲突
25.3.2 通过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解决冲突
25.3.3 通过决定解决冲突
25.3.4 冲突解决策略的评价
25.4 子活动:记录冲突解决方案

第26章 协商技术
26.1 双赢法
26.1.1 双赢法中可能的情形
26.1.2 取得双赢情形
26.1.3 双赢法和冲突解决策略
26.2 交互矩阵
第四部分c推荐文献

第五部分 确认
第27章 需求确认基础
27.1 动机和目标
27.1.1 确认的目标
27.1.2 不充分确认的风险
27.2 确认vs.验证
27.2.1 构造性质量保障和分析性质量保障
27.2.2 确认和验证的定义
27.2.3 本书所使用的术语“确认”
27.3 子活动:确认所创建的需求制品
27.3.1 内容维度的确认
27.3.2 文档化维度的确认
27.3.3 共识维度的确认
27.4 子活动:确认上下文考虑
27.4.1 主体刻面
27.4.2 使用刻面
27.4.3 IT系统刻面
27.4.4 开发刻面
27.5 子活动:确认活动的执行
27.6 确认3个层次的能力模型
27.7 确认中的目标和场景
27.7.1 考虑目标的好处
27.7.2 考虑场景的好处
27.8 确认的原则
27.8.1 第一个原则:引入正确的涉众
27.8.2 第二个原则:分离缺陷检测和缺陷修正
27.8.3 第三个原则:利用多个独立视角
27.8.4 第四个原则:使用恰当的文档化格式
27.8.5 第五个原则:确认期间开发制品的创建
27.8.6 第六个原则:反复确认

第28章 确认技术
28.1 审查
28.1.1 准备
28.1.2 执行
28.1.3 后续
28.1.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8.1.5 好处
28.1.6 工作量
28.1.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8.2 桌面检查
28.2.1 准备
28.2.2 执行
28.2.3 后续
28.2.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8.2.5 好处
28.2.6 工作量
28.2.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8.3 走查
28.3.1 准备
28.3.2 执行
28.3.3 后续
28.3.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8.3.5 好处
28.3.6 工作量
28.3.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8.4 比较:审查、桌面检查和走查
28.5 使用原型的确认
28.5.1 准备
28.5.2 执行
28.5.3 后续
28.5.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8.5.5 好处
28.5.6 工作量
28.5.7 成功的关键要素

第29章 辅助确认技术
29.1 确认检查表
29.1.1 准备
29.1.2 执行
29.1.3 后续
29.1.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9.1.5 好处
29.1.6 工作量
29.1.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9.1.8 构建问题和检查表
29.2 基于视角的阅读
29.2.1 准备
29.2.2 执行
29.2.3 后续
29.2.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9.2.5 好处
29.2.6 工作量
29.2.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9.3 制品的创建
29.3.1 模型的语言描述
29.3.2 创建场景
29.3.3 创建测试用例
29.3.4 创建用户手册
第五部分推荐文献

第六部分 管理
第30章 需求管理基础
30.1 管理活动的目标
30.2 定义
30.3 管理需求制品
30.4 观察系统上下文
30.4.1 观察上下文的技术
30.4.2 结构化的上下文观察
30.5 管理需求工程活动
30.5.1 面向阶段的方法
30.5.2 情境方法
30.5.3 面向阶段的方法与情境方法的比较

第31章 需求的可追踪性
31.1 可追踪性的基础
31.2 需求的前可追踪性和后可追踪性
31.3 可追踪性关系类型
31.3.1 条件
31.3.2 内容
31.3.3 抽象
31.3.4 演化
31.3.5 杂项
31.3.6 可追踪性关系类型示例
31.4 文档化可追踪性关系
31.4.1 文本引用
31.4.2 超链接
31.4.3 可追踪性模型
31.5 可追踪性信息的表示
31.6 特定项目的可追踪性
31.6.1 特定项目的可追踪性环境
31.6.2 可追踪性信息的使用策略
31.6.3 特定项目的可追踪性模型
31.6.4 可追踪性信息的记录策略
31.6.5 涉众准则

第32章 需求优先级
32.1 需求优先级排序的基础
32.2 优先级排序的准备活动
32.2.1 确定涉众
32.2.2 选择将要排序的制品
32.2.3 选择优先级排序标准
32.2.4 选择一种优先级排序技术
32.3 需求的优先级排序技术
32.3.1 排名与前十技术
32.3.2 单标准分类
32.3.3 Kano分类
32.3.4 二维标准的分类
32.3.5 Wiegers优先级排序矩阵
32.3.6 成本-价值方法
32.3.7 优先级排序技术的组合

第33章 需求变更管理
33.1 配置管理
33.1.1 配置管理的层次
33.1.2 软件制品的版本
33.1.3 需求制品的配置
33.1.4 需求制品的基线
33.2 需求变更
33.2.1 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3.2.2 上下文中的改变
33.3 系统化的变更管理
33.3.1 变更控制委员会
33.3.2 文档化变更请求
33.3.3 变更管理活动
第六部分推荐文献

第七部分 COSMODRE:基于目标和场景的需求工程方法
第34章 COSMODRE基础
34.1 抽象层
34.2 需求和体系结构制品的协同开发
34.2.1 体系结构对需求的影响
34.2.2 协同设计过程

第35章 COSMODRE方法
35.1 COSMODRE的4层抽象层
35.1.1 概览
35.1.2 系统层
35.1.3 功能分解层
35.1.4 硬件/软件分割层
35.1.5 部署层
35.2 COSMODRE的4种制品类型
35.2.1 目标
35.2.2 场景
35.2.3 面向方案的需求
35.2.4 体系结构制品
35.2.5 制品之间的关联
35.3 COSMODRE的协同设计过程
35.3.1 概览
35.3.2 系统级协同设计
35.3.3 功能级协同设计
35.3.4 硬件/软件级协同设计
35.3.5 协同设计过程之间的重叠
35.4 每一个协同设计过程的5个子过程
35.4.1 概览
35.4.2 开发初始目标和场景(SP1)
35.4.3 开发初始体系结构(SP2)
35.4.4 开发构件目标和场景(SP3)
35.4.5 整合需求和体系结构制品(SP4)
35.4.6 详述具体的系统需求(SP5)

第36章 实施COSMODRE方法:一个实例
36.1 开发初始目标和场景(SP1)
36.2 开发初始体系结构(SP2)
36.3 开发构件目标和场景(SP3)
36.4 整合需求和体系结构制品(SP4)
36.5 详述具体的系统需求(SP5)
36.6 总结

第八部分 软件产品线及基于需求的测试
第37章 软件产品线的需求工程
37.1 产品线工程的核心概念
37.1.1 领域工程和应用系统工程
37.1.2 可变性
37.2 软件产品线工程中需求工程面临的挑战
37.3 文档化可变性
37.3.1 可变点和变体
37.3.2 可变性依赖
37.3.3 约束依赖
37.3.4 制品依赖
37.4 领域需求工程
37.4.1 需求可变性的抽取
37.4.2 领域需求的文档化
37.4.3 存在可变性时的确认
37.5 应用系统需求工程
37.5.1 绑定可变性
37.5.2 文档化可变性绑定
37.6 总结

第38章 基于需求的测试:ScenTED方法
38.1 动机
38.2 测试背后的主要概念
38.2.1 测试活动
38.2.2 测试用例
38.2.3 测试层次
38.2.4 测试用例定义
38.3 测试中场景的角色
38.3.1 实例与类型化场景
38.3.2 测试层次与场景类型
38.4 基于需求的测试用例定义
38.4.1 从需求制品中直接生成测试用例
38.4.2 基于模型的测试用例生成
38.5 ScenTED方法
38.5.1 在测试模型中对系统行为建模
38.5.2 生成测试用例场景
38.5.3 确定测试数据
38.6 总结
附录
词汇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