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43041
  • 作      者:
    武文举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武文举,男,汉族.1964年7月15日出生,河南省项城市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优秀教师,河南中涵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现已发表民事诉讼法学专业学术论文12篇。主要论文有:《构建我国多元化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州学刊》2011年第3期);《对(修正案)中的程序性再审事由评析》(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论民事诉讼中对证人证言的质证》(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论民事举证责任分配制度》(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9年第5期);《我国民事判决书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与对策研究》。(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电子证据的法律问题研究》(裁《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2期》):《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研究》《载《河南教育》2008年第9期);《论模拟法庭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载《河南教育》2010年第8期);等等。著作有:《民事主体制度研究》(合著,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展开
内容介绍
    证据制度是我国三大诉讼法,即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核心和基础。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民事、行政诉讼,辩护人进行刑事辩护,司法机关查明认定案件事实都需要依靠证据。证据法学理论博大精深,许多法学家编写的民事诉讼法学著作,都把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作为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章节来论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昌盛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运用和学术界对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电子数据在法律上如何定位;证人在民事诉讼中不愿意出庭作证及其作伪证的原因;对证人如何进行保护及其出庭费用应由谁来承担;当事人举证、质证的时效;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法官对证据材料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限度等问题。因此,顺应社会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对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出现的热点理论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证据法学是一门司法实践性、应用性、理论性比较强的社会科学。
展开
精彩书摘
    2.反驳,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为了对抗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者实现自己的诉讼请求,通过主张新的事实和理由来否定对方当事人主张的全部或部分的事实和理由的一种诉讼活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唯一提及“反驳”这一概念的法律条文。
    3.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该权利亦是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是本诉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是保障本诉被告人合法民事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二)反诉与反驳的详细区别
    1.性质不同。反诉是被告针对原告的本诉提起的,是一种独立的诉,具有诉的性质;而反驳则只是被告反驳原告的一种诉讼手段,不是一个独立的诉,不具有诉的性质。
    2.前提不同。反诉是以承认本诉的存在为前提,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并不加以否定;而反驳则是以否定原告提出的部分或全部诉讼请求为前提。
    3.目的不同。被告反诉的目的除抵消、吞并、排斥原告提出诉讼请求,使本诉的原告败诉外,还对本诉的原告提出了独立的反请求,主张独立的权利;而反驳的目的只是否定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没有独立的诉讼请求。在审判实践中,有的被告答辩时没有明确提出反诉,而是在反驳过程中提出了反诉,有的内容实际具备了反诉的条件,并提出了反诉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作为反诉受理、审理。如果材料不够充分,可令其补充。同时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12条第1款“被告提出反诉的,根据反诉金额与价款计算案件受理费,由被告预交”的规定,应由被告预交反诉案件受理费,使被告弄懂反诉与反驳的不同,并应要求原告就该反诉进行当庭答辩。由于实践中这种情况往往是反诉请求与反驳意见同时并存。因此,审判人员就需要对二者进行区分,以便更准确地掌握被告融合在答辩中的诉讼请求,从而完善在程序上的各个环节,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4.时间不同。从时间上讲,反诉必须在本诉的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反诉是一个独立的诉讼,所以也必须满足起诉的基本条件,即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再具体一点就是:①反诉只能是本诉被告向本诉原告提起,而不能对原告以外其他人;②反诉只能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③反诉与本诉必须是适用同种诉讼程序。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必须在事实或法律上有牵连。反诉之所以在本诉程序中提起,其目的就在于抵消或吞并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以达到维护其自身利益的目的,所以反诉的请求与本诉的请求相对立,且反诉与本诉应当是基于同一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内涵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属性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价值功能
第四节 证据资格(证据能力)与证据证明力
第五节 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第二章 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第一节 本证与反证
第二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三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四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证据种类
第一节 书证概述
第二节 物证概述
第三节 视听资料概述
第四节 证人证言概述
第五节 当事人的陈述概述
第六节 鉴定结论概述
第七节 勘验笔录概述
第八节 电子证据及其立法问题研究

第四章 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和保全制度研究
第一节 证据的收集概述
第二节 证据保全概述
第三节 当事人如何收集和保全电子数据
第四节 当事人在特殊侵权案件发生时应如何收集和保全证据

第五章 民事诉讼举证制度研究
第一节 举证责任概述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中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具体原则
第三节 对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研究
第四节 举证期限概述
第五节 证据交换概述
第六节 证明的概念和特点
第七节 证明模式的历史沿革

第六章 民事诉讼质证制度研究
第一节 质证概述
第二节 质证的原则和质证的规则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质证制度的现行法律规定及完善建议
第四节 质证的顺序和程序及方法和技巧
第五节 对证据进行质证的内容及对证据质证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对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 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时应注意的问题及立法建议
第八节 对当事人的陈述和鉴定结论进行质证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民事诉讼认证制度研究
第八章 构建我国多元化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