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动力现象
1.2 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1.3 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1.3.1 动力学研究的目的
1.3.2 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1.4 动力学的发展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
2.1 机械振动的基本知识
2.1.1 机械振动的概念
2.1.2 振动的动力学模型
2.1.3 简谐振动和周期振动
2.1.4 振动中的力学知识
2.1.5 振动系统的分类
2.2 运动方程的推导方法
2.2.1 牛顿运动方程或达朗贝尔原理
2.2.2 拉格朗日运动方程
2.2.3 哈密顿原理
2.3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2.3.1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2.3.2 单自由度系统的强迫振动
2.3.3 简谐激励下的响应
2.3.4 任意周期激励时的响应
2.4 几种常见施力函数的响应
2.4.1 阶跃激励的响应
2.4.2 按直线增长激励载荷下的响应
2.4.3 指数衰减载荷的响应
2.5 各种激励下响应的求法
2.5.1 参数变易法
2.5.2 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响应
2.5.3 用卷积分求响应
2.5.4 传递矩阵法
2.6 脉冲激励和任意激励下的响应
2.6.1 脉冲激励下的响应
2.6.2 任意激励下的响应
第3章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3.1 多自由度运动方程的建立
3.1.1 牛顿法
3.1.2 拉格朗日方程法
3.1.3 影响系数法
3.2 无阻尼自由振动的响应
3.3 坐标耦合与解耦
3.3.1 坐标耦合
3.3.2 主坐标
3.3.3 主振型的正交性
3.3.4 模态矩阵正交性证明
3.3.5 解耦
3.4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动力响应--动力响应下的实模态分析
3.4.1 无阻尼振动系统
3.4.2 有阻尼振动系统
3.4.3 模态分析法
3.5 求固有频率的近似方法
3.5.1 瑞利法
3.5.2 邓克莱法
3.5.3 霍尔茨法
3.5.4 逐次平方法
3.5.5 矩阵迭代法
3.5.6 集中质量法
第4章 工程机械动力学建模
4.1 建立动力学模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4.1.1 建模时需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4.1.2 计算模型的类型决定于动力学过程的性质
4.1.3 动力学等效系统
4.2 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转化
4.2.1 连续分布质量的转化--集中质量法
4.2.2 不同传动轴上质量(转动惯量)的转化
4.2.3 考虑弹簧质量时的当量质量(瑞利法)
4.2.4 转动惯量的测量
4.3 等效力和等效力矩
4.3.1 在机械中的力
4.3.2 等效力和等效力矩
……
第5章 工程机械的过渡过程
第6章 工程机械的振动过程
第7章 工程机械传动系动力学
第8章 工程机械行驶系动载荷及行驶平顺性
第9章 动力学实测方法
第10章 非线性动力学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