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桩的抗弯刚度,可减小双排桩桩体侧向位移,但抗弯刚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降低桩体变形效果不大,弯矩会迅速增加。则可采取下述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双排桩变形,改善桩体内力。<br> 1.改善连梁(横梁)与桩体刚接条件。纵向连梁的空间整体效应,有利于改善排桩的变形状态。提高连梁刚度对限制桩身变形的作用有限。当连梁与前后两排桩铰接时,桩身位移为刚接1.5倍以上。连梁与前后桩刚接使桩体内力分布更趋均匀,从而减少桩身变形突变,减少桩体最大变形值。因此,桩筋与梁筋间的焊接及锚固长度,以及桩顶与连梁混凝土整体性应确保,使桩梁刚接形成门架,宜控制与桩顶相接部位的连梁抗弯刚度不小于桩体5倍。<br> 2.减少无支护放坡高度。放坡时,后排桩承受放坡土体超载大;当后排桩稀疏布置时承担更大的土压力。实测资料表明,此时后排桩产生的最大位移位于桩顶以下3-5m处,且远大于前排桩,相应增大了前排桩承担的土压力及整个双排桩位移。而后排桩承受的抗拔力却很小(实测钢筋拉力值甚至只有按不放坡计算值的十分之一),表明产生的抗倾覆力矩有所减小,亦会增大变形。无放坡开挖时,前后排桩的位移及弯矩分布大致相同,上部与下部弯矩方向相反,反弯点在基坑底面附近。可将桩顶均上抬,或仅将后排桩伸出连梁上抬形成“h”型双排桩,以减少无支护放坡不利影响。<br> 3.改善桩端嵌固条件。双排桩门形刚架结构在土质较好、桩底支承有保障情况下、具有很大抗侧向位移刚度,有利于变形控制。当桩间土松软时,前后桩不能形成组合刚度。桩底位于软土层内时,桩体受力产生整体转动,不利于抗倾覆稳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