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面对疾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48199
  • 作      者:
    梁其姿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梁其姿,香港大学历史系学士,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博士。1982至2008年任职台北中研院,曾先后任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2008至201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2011年起任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讲座教授。2010年被选为中研院人文组院士。早年研究明清慈善组织,著有《施善与教化》(1997)-书。近年专注于医疗史,著有《中国麻风病史》(英文,2009)一书,并主编《女性与医疗》(英文,2006)、《东亚华人社会近代健康与卫生史》(英文,2010)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凝结了著者近二十年来近世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心得,侧重考察医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播、医疗制度与资源的发展、疾病观念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著者跳出传统的医史研究,试图发掘医疗史与近世中国社会和文化息息相关的历史。由于医学知识的传播,不同社会阶层所获得的医疗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女性作为医疗者的角色不容忽视。此外,明清以来国人对各类疾病与疗法的观念也随着上述的变化而改变。近世中国医疗史所呈现的社会理性,与近代西方所呈现者并不相同,中西医的相遇与融合,激荡出色彩纷呈的社会文化意涵。这一融合的过程,至今依然在持续。
展开
精彩书评
&nbsp;&nbsp;&nbsp;&nbsp;如果年轻的学者能掌握更多有利的分析工具、史料,坚持地走下去,未来的医疗史研究就可建立在更深厚的描写与分析上,逐步向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天找到医疗史的真正活力所在,也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古近代的中国文明。那时,研究其他文明医疗史的学者,也不得不参考中国医疗史的著作。相信有一天,中国医疗史会真正从“过去的另类”成为“未来的主流”。<br>&nbsp;&nbsp;&nbsp;&nbsp;——中研院院士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讲座教授梁其姿
展开
精彩书摘
&nbsp;&nbsp;&nbsp;&nbsp;如果高贵之家十之八九的幼儿在18世纪都种痘,那么一般百姓受惠的情况又如何呢?朱纯嘏在18世纪初就提及适用于“穷乡僻壤”的“旱苗法”,而《医宗金鉴》也说旱苗法是最普及的用法。因此,一般人应该有受接种的机会。但是从一些晚至19世纪的种痘专书看来,种痘法主要仍是“秘传”的,而且贮苗等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恐怕在当时并不是一项便宜的技术。因此,普及的程度就相当难以估计了。按作者、年份均不详,但相信是19世纪上半期的儿科专书《儿科醒》所言,“第迩来能种之子,皆有力之家,单寒之儿,犹然自出……”,在凡例中又写着:“有力之家,固知早种,而单寒之子,欲种弗能。……”但是在同时,民间的善堂亦已开始注意为幼童种痘:“……今喜博爱堂诸君子,发心择请种师,并饮助衣食,广为贫家儿女种痘,洵慈幼之盛举也。……”但博爱堂在何方的确是难以确定的。按笔者所曾研究过的江南地区的善堂,很少有以“博爱”为名者,只有扬州府甘泉县邵伯镇在1807年成立的一所叫“博爱堂”,当然这个博爱堂在江南地区以外也大有可能。不过,扬州地区的不少士绅早就肯定种痘的价值(如上述的焦循、李斗),扬州府也是第一个育婴堂成立的地方,当地绅商对拯救幼儿生命很早(明末)便不遗余力,因此,这个博爱堂是《儿科醒》所指的那一所也有不可忽略的可能性。施种人痘时间约在1807年至1840年,因为在这之后,是太平天国战乱,战乱后,西方的牛痘术已大规模进入江南,牛痘局普遍成立。<br>&nbsp;&nbsp;&nbsp;&nbsp;……
展开
目录
第一编&nbsp;医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播<br>第一章&nbsp;宋代至明代的医学<br>一、宋金元时期的医学传统<br>二、传承体系<br>第二章&nbsp;明清中国的医学入门与普及化<br>一、导论<br>二、明代的医学入门书:儒医模式<br>三、清代的医学入门书:实用取向<br>四、方便习医:赋与歌诀<br>五、专业化与普及化<br>六、结论<br>第三章&nbsp;明清预防天花措施之演变<br>一、人痘接种的发展<br>二、清代的防痘政策<br>三、牛痘法的发展及传人中国<br>四、结论<br>第四章&nbsp;十九世纪广州的牛痘接种业<br>一、引言<br>二、痘师<br>三、商人、传教士和官僚<br>四、广州对牛痘的接纳<br>五、结论<br>第五章&nbsp;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br>一、引言<br>二、中国医学知识体系与医疗卫生体系的“近(现)代化”<br>三、医学在近代西方历史中的意义<br>四、从中国医疗制史重新思考中国近代性问题<br>五、结论<br><br>第二编&nbsp;医疗制度与资源的发展<br>第六章&nbsp;宋元明的地方医疗资源初探<br>一、有关地方医生之政策<br>二、药物资源<br>三、地方医疗组织<br>四、结论<br>第七章&nbsp;明清时期的医药组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官立和私立医药机构<br>一、国家卫生政策<br>二、晚明和清时期的民间医学慈善团体<br>三、医生、国家和社会<br>四、结语<br>第八章&nbsp;明代社会中的医药<br>一、前言<br>二、明代的医学传统<br>三、医者的训练<br>……<br>第三篇&nbsp;疾病的观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