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共分上、下编,上编主要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下编主要是语文教育研究。上、下编各占两章,共四章。第一章是现代文学研究,包括对茅盾、姚雪垠、丁玲的研究。主要涉及作品有《春蚕》、《牛全德与红萝卜》、《牛棚小品》等。第二章是当代文学研究,主要涉及的作品有《逃墨馆主——茅盾传》、《悲情徐志摩》、《修辞论美学》、《香港的脑和手》、《童年泪》等。第三章是语文教育的理论探讨,主要包括“语文教育学”构建初探、古诗文人文因素的发掘、音像法、诵读法、讲授法的运用、河南省语文教育研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等。第四章是语文教育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背影》教学研究、“陶冶法”的应用、文化经纪人张富义大教育观的实践等。
展开
——刘勇
赵焕亭还把研究的目光投射到家乡名家,传授鲜活的乡土名家作品,强化读者对本区域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所在地区杰出人物的情感,培养自己爱家乡的感情;由此引导读者体验、欣赏地域文化,为地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提供了前提条件。
——欧家斤
本书集中显示一个年青学者曾经走过的路程,此间充满了勃勃生气。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研究在这里平分秋色,互动互助互相辉映,各有天地,这样的学术结集是少有的,很别致的。其杂取作家学人的典型,并不依据目前地位的大小,而是从研究者的感悟出发,将创作、理论、乡土、民俗、语言各尽收眼底,铺展出本来就应当是多色彩的文学景观来。河南地域文化又使作者获得特殊的眼光与境界,即便是论及关乎民族人文素质提升的文学教育理论问题,也能有纯属自己发见。至于《背影》阅读史、教学史的分板示范,已经在学界发生影响,相信定会给我们留下一道秋日美丽光影。
——吴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