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955755
  • 作      者:
    陈学溶著
  • 出 版 社 :
    气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我国有关气象记载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多次出现风、雨、云、雪、雹、霰、雾、霾、虹、霓、雷、电、霜、霁等字样,到了周朝前期,我们的祖先曾把许多气象方面的知识编为诗歌。秦汉以来,历代史书地方志中留下有寒、燠、煤、涝、风、冻等丰载。
展开
内容介绍
    近30年来,作者根据亲见、亲闻、亲历应邀陆续撰写了与我国气象学界有关的人和事的史实性文章数十篇,再现了在竺可桢先生的领导下,中国气象事业一步步发展的历史轮廓,《气象科技史研究丛书: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为这些文章的集合。书中史料翔实可信,小至各观测场的建立、人员培训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大到与外国气象学家的科研考察及跨学科的合作,远的考据到200多年前外国学者的气象记录年代,近的有气象学界前辈之间的传闻轶事,内容是全方位的。一些因时间久远引起的若干史实存疑也力求通过考证、回忆,还原其真相,为今后的近现代气象史研究提供了方便。
展开
精彩书摘
    竺可桢从接受筹备任务起,就碰到了经费困难的问题。中央研究院及其所属各研究所的常年经费很有限,何况又常有拖欠;“九一八”事变以后,经费积欠更多。竺可桢在极有限的经费条件下要发展气象事业,不得不每年都尽量压缩行政和事务的开支,而挤出部分经费陆续购置现代气象仪器、设备和图书、刊物等。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各种仪器、设备可以说已初具规模,有了较好的基础,而且不乏当时最新式的。例如维谢尔式(Wiechert)地震仪,当时除德国和墨西哥外,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订购的国家。气象研究所图书馆藏书也相当丰富,包括陆续收藏的各国著名的整套旧气象杂志四十余套,其中有些是从19世纪后半期就开始出版的。这在当时确是难能可贵了。
    经过竺可桢几年的惨淡经营,钦天山已建成当时相当理想的一处科学研究基地,导致国立中央研究院将总办事处和各研究所尽量集中到钦天山周围。
    随着气象研究所基建工程的大体完成,于1929年初正式定居北极阁后,该所的业务工作不失时机地相继扩展。在竺可桢的领导下,除了原已进行的地面气象观测外,先后开拓了高空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广播、物候、日射、空中电气、微尘以及地震等项观测业务和研究工作。从1930年起。经他多方宣传接洽,先后在南京、北平等地开展了测风气球、探空气球、飞机探测和气象风筝等项业务。1936年3月16日下午在北极阁施放的探空气球升高达17714米,获得了东亚各国中第一次进入平流层的压、温、湿气象资料,弥足珍贵。气象研究所及其某些气象台站还先后开展了物候观测(南京、北平等地)、日射(南京、泰山)和紫外线观测(泰山)、空中电气观测(南京)、微尘观测(北平、南京、上海)等项业务。1935年竺可桢还派了吕炯等人随中央研究院海洋调查团对黄海、渤海进行过海洋气象观测。所有这些业务,在我国都是首创的。在他的积极筹组下,1932年下半年起,还在北极阁开始了地震的记录,它也是我国最早的极少数几个地震台之一。
    ……
展开
目录
序言
1.《竺可桢传》(节选)
2.竺可桢先生在北极阁气象研究所
3.抗日战争期间气象研究所播迁经过及其工作简况
4.竺可桢先生与我国气象台站的建立
5.第二届国际极年期间的峨眉山测候所
6.三十年代泰山气象观测事业的回顾
7.竺可桢先生在气象研究所开办的气象学习班
8.气象研究所的天气预报业务和服务史实概述
9.气象研究所高空测候和地震测报简介
10.《气象研究所集刊》第一号的出版年份
11.1930年全国气象会议记略
12.我国水文与气象早期合作的部分史实
13.我国气象学界蒋、竺两位老前辈之间的二三事
14.竺可桢先生在北极阁期间的某些史实——读《竺可桢》后
15.有关竺可桢先生的二三事
16.竺可桢先生关怀抗战期间文澜阁的四库全书
17.行政院中央气象局在重庆筹建始末
18.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气象学会事略
19.气象风筝探空和史镜清纪念基金
20.中国航空公司气象史实梗概
21.中航气象工作者纪事
22.对《涂长望传》某些史实的商榷
23.石延汉先生的史迹片断
24.我所了解到的国民党空军气象界前辈的点滴事迹
25.航空委员会“通缉”卢鋈等人的由来
26.中国近代气象某些史实的考证
27.气象研究所和气象学会的若干史实——《中华气象学史》读后
28.阿弥倭何时在北京进行气象观测
29.第九届高等文官考试史实琐记
30.我报考国民政府考试院高等文官考试气象科的经过
31.华东空司和上海防司合并时的气象室
32.气象系统建制期间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琐忆
33.河南“75·8”特大暴雨研究会战补遗
34.赫鲁晓夫专机气象保障琐忆
35.缅怀吕东明同志
36.难忘的那段岁月——涂长望师长百岁华诞感言
37.我所知道的黄厦千博士
38.敬贺我国高空测候开拓者朱师九秩大庆
陈学溶年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