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981205
  • 作      者:
    王振宇, 卢卫红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振宇,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系主任,东北林业大学植物资源学学科建设负责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3年),黑龙江省天然产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森林食品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与人体健康;生物分离工程。申请专利36项,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主编专著13部。
    卢卫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哈尔滨工业大学985学科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天然产物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药食同源天然产物结构和极端环境营养。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5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天然产物产业迅速发展,天然产物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新技术开发的热点之一。《天然产物分离技术》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一章,上篇介绍了萜类、多酚类、甾体类、脂肪酸类、生物碱、多糖等天然产物的性质、分类和生理功能;下篇重点阐述了天然产物的分离技术,包括超声波萃取、微波萃取、强电场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束萃取离心分离、层析技术、膜分离技术、液膜分离、分子蒸馏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设备参数和应用实例。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可作为生物化工、医药、食品、营养等专业科研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上述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教材或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2.液一液分配层析
    液一液分配层析的固定相由单体固定液构成。将固定液的官能团结合在薄壳或多孔型硅胶上,经酸洗、中和、干燥活化,使表面保持一定的硅羟基,这种以化学键合相为固定相的液一液层析称为化学键合相层析。另一种利用离子对原理的液一液分配层析为离子对层析。
    (1)化学键合相层析
    ①极性键合相层析:固定相为氰基、氨基及双羟基三种极性基团,流动相为非极性或极性较小的溶剂。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极性大的组分后出峰,称为正相层析法,适用于分离极性化合物。
    ②非极性键合相层析:固定相为非极性基团,如十八烷基(C18)、辛烷基(C8)、甲基与苯基等,流动相用强极性溶剂,如水、醇、乙腈或无机盐缓冲液。最常用的是不同比例的水和甲醇配制的混合溶剂,水不仅起洗脱作用,还可掩盖载体表面的硅羟基,防止因吸附而至的拖尾现象。极性大的组分先出峰,极性小的组分后出峰,恰好与正相层析法相反,故称反相层析。本法适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如肽、核苷酸、糖类、氨基酸的衍生物等。
    (2)离子对分配层析
    ①正相离子对层析:此法常以水吸附在硅胶上作为固定相,把与分离组分带相反电荷的配对离子以一定浓度溶于水或缓冲液涂渍在硅胶上。流动相为极性较低的有机溶剂。在层析过程中,待分离的离子与水相中配对离子形成中性离子对,在水相和有机相中进行分配,而达到分离。本法优点是流动相选择余地大,缺点是固定相易流失。
    ②反相离子对层析:固定相是疏水性键合硅胶,如C18键合相,待分离离子和带相反电荷的配对离子同时存在于强极性的流动相中,生成的中性离子对在流动相和键合相之间进行分配,而得到分离。本法优点是固定相不存在流失问题,流动相含水或缓冲液更适用于电离性化合物的分离。
    3.离子交换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与普通离子交换相同。在离子交换HPLC中,固定相多用离子性键合相,故本法又称离子性键合相层析。流动相主要是水溶液,pH最好在被分离酸、碱的pK值附近。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天然产物
第一章 萜类物质
一、绪论
二、单萜类
(一)几种主要的单萜类化合物
(二)单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三、环烯醚萜类
四、倍半萜类
(一)几种主要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五、二萜类
(一)几种主要的二萜类化合物
(二)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六、三萜类
(一)几种主要的三萜类化合物
(二)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七、四萜类
(一)几种主要的四萜类化合物
(二)四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八、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九、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二)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酚类
一、概述
二、多酚类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一)多酚类物质的结构
(二)多酚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多酚类物质的分类
(一)花色苷类
(二)微量类黄酮
(三)黄酮及黄酮醇类
(四)异类黄酮及新异黄酮类
四、多酚类物质的生理功能
(一)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和抗心血管疾病
(二)多酚类物质的抗癌作用
(三)多酚类物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甾体类化合物
一、概述
(一)甾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分类
(二)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三)甾体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二、C21甾类化合物
三、强心苷类化合物
(一)强心苷的结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
(二)强心苷的性质
(三)强心苷的生理功能
四、甾体皂苷
(一)甾体皂苷的结构、分类
(二)甾体皂苷的性质
(三)甾体皂苷的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脂肪酸
一、概述
二、脂肪酸的分类及化学结构
(一)饱和脂肪酸
(二)不饱和脂肪酸
(三)特殊脂肪酸
三、脂肪酸的理化性质
(一)脂肪酸的物理性质
(二)脂肪酸的化学性质
……
第二篇 超声波萃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