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谢西格从波斯湾沿岸的阿兹·夏力卡机场乘飞机离开了阿拉伯。阿拉伯沙漠的探险活动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在谢西格之前,人类陆地探险,尤其是沙漠探险还停留在用动物和双脚和纸笔记录方式上。而谢西格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照相机的使用,使人们对探险方式有了新的认识。人们也通过照片对探索之地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挑战澳大利亚西部腹地
大西洋上的澳大利亚大陆,长期以来都是垦荒者实现梦想的地方。18世纪殖民初期,探险者便开始陆陆续续地来到这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以图一展身手。
1872年,澳大利亚当局试图在这块770万平方千米的南方大陆架设一条从阿德莱德到达尔文港之间的南北大电线,这条南北大电线纵贯了整个澳大利亚。但直到这个时候,大电线以西绵延几千里的广大沙漠地区,对世人而言,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
向澳大利亚西部腹地挑战是需要胆略和勇气的。著名探险家埃尔涅斯特·吉尔斯首先向这一无人区发起挑战。
埃尔涅斯特·吉尔斯是一个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在探险历程中所发现的地方,一经命名,即能名扬四方。诸如他命名的饥渴谷、恶臭之穴、渴望山等,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吉尔斯于1872年8月11日开始第一次探险,但很快便以饮水不足而告终。在第二年的8月4日,吉尔斯组织了第二次探险活动。他的探险队由他自己、亚夫雷特·吉布森、威廉·迪特金斯和一位15岁的亚波利吉尼少年吉米·安德鲁斯4人组成。当他们走过维多利亚大沙漠时,吉尔斯发现,澳大利亚的沙漠不是常人所熟悉的“地毯式的沙漠”,它有许多人类无法攀越的砂岩山脉,并有热带丛林杂生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漠中的地面越来越干燥,气温增高,行程愈来愈困难。
但走了不久,吉尔斯发现这种方式行进速度太慢,因为一个人骑马,另一个人步行,那马只能跟着人走。于是,吉尔斯命令吉布森:“吉布森,我们这样走下去,看来是走不到大本营的,最后大家都得累死饿死。你带一些食物和水,骑着这匹马先回大本营,再让迪特金斯带些东西来接我。”
吉布森奉命独身驰马返回大本营,吉尔斯则开始了漫长孤独的徒步旅行。他走了一天以后,到达了来时存放了一些粮食和水的地方,那里大约还有9公升的水,以及一些条形的肉干。
吉尔斯坐在地上,心里琢磨着:把这些水带上的最好办法是装进水壶里,但光是水壶就将近7千克,加上9公升的水和一些行李,那袋子足足有20多千克重,实在太沉了。如果把水换装在水袋里,自然要轻得多,但是这最最宝贵的水将会被水袋慢慢地吸干,这可是要命的事儿。要是负载太重,走不回大本营怎么办?也许迪特金斯会赶来营救我的,但没有水显然也是不行的……
吉尔斯心乱如麻,估量着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最后还是决定带上水壶。
可是背上的水壶太重,压得吉尔斯喘不过气,直不起腰。他不得不像老牛拉破车似的慢慢地走。照这个样子走下去能走得回去吗?吉尔斯有些动摇了。他每迈出一步,都觉得喉咙更加干渴难忍,嗓子眼里好似要冒出火来,他恨不得把水壶里的水一口喝个精光。
吉尔斯停下脚步,几乎就要做出抉择。但他转念一想,这肩负的重担,不就是上帝帮助自己远离死神的“灵药”么。想到这,他又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继续朝前走去。
一夜之间,吉尔斯在月光下走了将近5千米的路程,却几乎没有喝一滴水。由于长时间的饥渴和负重跋涉的疲劳,吉尔斯感到全身肌肉麻木。脚下的沙地永远是那么的单调,一望无际,走也走不到头,他无意识地一直朝前走着。
吉尔斯步履蹒跚,由于过度的饥渴,加上毒辣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照射,他几次昏倒,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白天,他躲在一些灌木丛里休息;入夜便开始徒步前进。有一天,他意外地发现沙漠中有一株橡树,那树荫足以作为蔽身之处,便踉踉跄跄走过去,渴望好好地休息一下。突然,吉尔斯发现树上有一个巨大的食人蚁穴,吓得他毛骨悚然。“幸亏发现得早,要不然我这一躺下去,不要几分钟,就变成了一堆白骨。”吉尔斯暗暗地庆幸。他只好放弃在橡树下休息的念头,顶着酷热的太阳继续前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