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769732
  • 作      者:
    (荷)H·弗洛里斯·科恩著
  • 出 版 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H·弗洛里斯·科恩(H. Floris Cohen),1946年生,荷兰科学史家,曾任莱顿布尔哈夫博物馆馆长(1975~1982),特温特大学科学史教授(1982~2001),2007年起任乌德勒支大学比较科学史教授。其代表作有:《量化音乐:科学革命第一阶段的音乐科学》(Quantifying Music. The Science of Music at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1580~1650,1984)、《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1994)、《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De herschepping van de wereld. Het ontstaan van de moderne natuurwetenschap verklaard,2007)、《近代科学如何产生:四种文明,一次17世纪的突破》(How Modern Science Came Into the World. Four Civilizations, One 17th Century Breakthrough, 2010)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关于科学革命的最新研究著作。它打破了学界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流行叙事方式,以宽广的视野对不同文明的自然认识作了深入而系统的比较。作者将最新的科学史研究成果融会贯通,极具原创性地把科学革命归结为六种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革命性转变,从而解释了近代科学为何最终产生于欧洲而非古希腊、中国或伊斯兰世界,更别具慧眼地关注了近代科学为何能在欧洲持续下去这一新问题。《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语言生动流畅,内容引人入胜,一经出版即获由荷兰科学研究组织颁发的2008年科学传播最佳著作奖——尤里卡图书奖(Eureka Boekenprijs)。
展开
精彩书摘
    异乡人的涌人以及对不同类型观念和传统的了解,使得旧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更有可能得到更新。在历史上,这种交流是新思想最重要的来源之一。通过交流而实现创新绝不是自动进行的。大量事例表明,文明仅仅发生冲突,或者巨大的分歧使交流无果而终。但事实上,在前现代自然认识的历史中,通过文明交流而实现创新成为了常态。更确切地讲,当交流以某种形式进行时,就特别容易带来创新,我们在本书中称这种形式为“文化移植”(kulturelle Transplantation)。所谓“文化移植”,我指的是某种特定的事件,它们促进了文化的革新甚至是转变:在一种文化中发展起来的一整套相互联系的看法、概念和做法被移植到另一种文化中,事实证明,它在后者的土壤中能够结出硕果。在历史上,希腊的自然认识曾经发生过多次移植,而中国则没有发生过一次。
    这一点绝非偶然。每当出现这种自然认识的移植时,总会有军事事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第一次文化移植把希腊的自然研究带到了巴格达,它是早期哈里发的征服运动和第一次伊斯兰内战(公元760年左右)的结果;第二次文化移植发生在12世纪的托莱多,它源于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第三次文化移植发生在意大利,源于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1453年)。而中国本土的自然认识思想却从未与完全不同的文明有过富有成果的对抗。这是因为中华帝国始终是一个独立的统一体。中国的自然认识从未像希腊那样失去家园,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到栖身之所。“蛮夷”通常会被长城挡在外面。倘若进入了中国腹地,特别是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及后来满族人建立清朝,则在很短时间内,征服者就会采纳和吸收其新臣民的文明了。简言之,中国自然认识的历史有其不间断的连续性,同样令人惊叹的是它长期不结果实。这种思想一直在原地打转,并且困在这个圈子里面,可能这个圈子太大了。
    ……
展开
目录
导言:旧世界与新世界
第一章 从头开始:古希腊和中国的自然认识
雅典
亚历山大
“雅典”与“亚历山大”:两种自然认识形式的比较
衰落:固定的模式
道与综合
希腊与中国的自然认识之比较
发展潜力作为解释关键

第二章 伊斯兰文明、中世纪欧洲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翻译问题与扩充的形式
伊斯兰文明:特殊发展
中世纪欧洲:特殊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特殊发展
1600年的趋势观察员:三种移植之比较

第三章 三种革命性转变
开普勒与伽利略:从“亚历山大”到“亚历山大加”
贝克曼和笛卡儿:从”雅典“到”雅典加
培根、吉尔伯特、哈维、范-赫尔蒙特:从观察到发现型实验
为什么是欧洲?

第四章 克服危机
自然认识与世界观
合法性危机
欧洲死里逃生

第五章 三重扩展
“亚历山大加”得以贯彻
“雅典加”传播开来
发现型实验取得进展

第六章 继续转变
跨越分界线
用微粒扩充数学自然认识:惠更斯和年轻的牛顿
培根式的混合:波义耳、胡克和年轻的牛顿
伟大的综合:牛顿完成革命

第七章 结语
总结与展望
重新创造的世界中的裂隙
年表一:1600年之前
年表二:1600~1700年
阅读建议
索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