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一 神农氏是三皇五帝之一,传说为远古的太阳神。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那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 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吃,哪些可治病,谁也分不清,当时生疮害病都无 医无药。给人们治病,神农氏不惜自身安危,亲尝各种木,以辨其味,以明 其效。一日,他尝到一种草叶,口干舌麻,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于是他放 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斜躺,稍事休憩。一阵风过,他似乎闻到有一种清 鲜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翠绿的叶子冉 冉落下,树叶青嫩可爱,气味芳芬。始于习惯,他就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 慢慢咀嚼品尝。此物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食后气味清香,舌底生 律,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神农氏由此断定此物有解 渴生津、提神醒脑、解毒的功效,将这种树定名为“荼”,这就是茶的最早 发现。传说二 相传神农氏为给人治病,翻山越岭采集草药,还对这些草药进行熬煎试 服,以亲身体会、鉴别草药的性能。一日,神农氏采来了一大包草药,把它 们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几堆,生火煮水。忽有几片绿油油的树叶飘落锅中,水 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神农氏取而饮之,只 觉味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于是神农氏从锅中捞起叶子细 加观察,似乎锅边没有此树,心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迈心善,采药治病 之苦,赐我玉叶以济众生”。自此,他一边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 涉足群山寻找此种树叶。一天,神农氏终于在山里发现了与落入锅中绿叶一 模一样的叶子,熬煮出黄绿色的汁水,饮之其味也同,神农大喜,遂定名为 “荼”,并取其叶熬煎试服,发现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止 泻等作用。因此在百草之外,茶被认为是一种养生之妙药。据说,当年神农 氏发现的这种“荼”,就是今天被人们称作“茶”的树叶。传说三 话说在远古时代,有这么一位神农氏,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肚子几乎是透明 的,五脏六腑都能看得见。吃下什么东西,都 可以把食物在胃肠里蠕动的情形看得清清楚 楚。那时候的人,靠捋草籽、采野果、猎鸟兽 维持生活。有时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就可能会 中毒,严重的话就会被毒死。人们得了病,不 知道对症下药,都是硬挺,挺过去就好了,挺 不过去就死了。神农氏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立誓尝遍百草,定药性,为大家消灾祛病。有一日,神农氏食一植物,感觉肚子不 舒服,难受之余隐约闻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原是从身旁一开白花的植物散发出来的。神农 氏取叶食之,只见叶汁在肚子里上下流动,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最后把肠胃洗得干干 净净,人也舒服了。神农氏敏锐地意识到是这 绿叶解了他的毒,欣喜万分,他把这种绿叶称 为“查”(后来人们又把“查”写成“荼”。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 画而写成“茶”)。神农氏长年累月地爬山涉 水,尝试百草,每天都得中毒 几次,全 靠茶来解 救。中国是茶的起源地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 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了。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才逐渐达成共 识,即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 是茶树 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 至世界 各地。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茶树原产于 中国已 被世界学者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左右,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 有人对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 以印度 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 雅》中就提到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共198处 发现野 生大茶树,其中云南有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 径在 一米以上的野生大茶树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干 亩。所 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 广,性状之异,都堪称世界之最。此外,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属中 国茶树 的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近几十年来,专家将茶学和植物学的研究相 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 出发,对茶树原产地进行了更加细致深入地分析 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 地。现在我们可以论证出茶在中国很早就被认 识和利用了,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 制。但是人类为什么要饮茶呢?又是怎样形成饮 茶习惯的呢?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其他的植物 最早是作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尝后发现食而无 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 饮品。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 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 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 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是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 也可能是逐渐作为药料饮用。5.交际说:《载敬堂集》载:“茶,或归于 瑶草,或归于嘉木,为植物中珍品。茶之用,非 单功于药食,亦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来》 诗云:“客来正月九,庭进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 稿》)此说从理论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轨畴,突显了交际场合的一种雅好,开饮茶成因“交际 说”之端。P11-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