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第三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139101
  • 作      者:
    秦红岭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本辑的学术文章共21篇,除涉及建筑伦理、城市伦理问题外,主要还包括建筑文化与城市文化问题。在建筑伦理篇中,此辑我们重点关注建筑艺术伦理问题。今天的时代,重新将建筑作为一种具有本质意义的艺术进行审视十分必要。这种审视,无疑包括对建筑艺术的伦理审视。在城市文化篇中,我们将焦点对准正在迈向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进程中的大城北京,试图反思这座气象万千的城市,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所遭遇的发展与保护等复杂的难题。除独立撰文及约稿外,为了借鉴国外建筑伦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建筑伦理的*快发展,我们还翻译介绍了一篇国外的建筑伦理研究佳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第三辑)》:
  可以说这些建筑耐久,只是在材料层面而言。粗劣的施工和无孔不入的利益链条,往往令建筑整体迅速破损或因过时而拆毁。据2010年4月6日《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目前建筑平均寿命为35年,每年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大量建筑废物。迄今为止,建筑一直都是粗大笨重的物质性存在。拆毁一栋建筑的时候,要使用炸药或重型机械,粉碎大量的混凝土碎块,运往郊区的垃圾场填埋,或者进行有限的回收利用,费尽心力,却永远无法让它回归泥土。面对如此触目的现实,重新让建筑进入自然循环,使其摆脱低劣又永存不灭的现代宿命,就不仅是开启一股新的建筑潮流,也是一种无奈的抉择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短时效建筑”似乎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开始想象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它摆脱了有史以来与建筑相伴随的庞大笨重、耗费不赀和金刚不坏的属性,颠覆人们对建筑的“了不起”的感受,系统而全局性地扭转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也终于获得机会,朝更加优美的造物——生命体前进一步。但这仅仅是个设想。更迫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来实现这样一种建筑?在材料、结构和美学上,它是否是合理的和有前景的?在美好的预期下面,是否潜藏着风险?
  首先,必须找到钢铁、混凝土和塑料等常规建筑材料的替代品。
  ……
展开
目录
上篇:建筑伦理
如何思考建筑伦理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审美的伦理意蕴
诗歌、建筑与形式的平衡
“短时效建筑”——当短暂成为流行
让建筑回归人文——反思当代建筑思潮
亲近自然与诗意栖居——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与森林文化
挤压、离散与解构——对昆明“市民公共空间”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列斐伏尔城市空间理论的伦理学向度
以公共健康为基石的英美城市改造分析
谁之城,谁做主?——论公众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权利与义:基于公共空间的单体与聚落的院外空间意象析

下篇: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
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经营伦理
文化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概述
人文北京——城与人的和谐对话
北京城中轴线申遗与文物保护
北京城市水文化与城市生态
北京建设国家文化中心的几点思考
北京发展的“优势”与困局
“山水城市”的理论及其发展
中国景观集称文化研究
文化软实力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第四次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