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第三辑)》:
可以说这些建筑耐久,只是在材料层面而言。粗劣的施工和无孔不入的利益链条,往往令建筑整体迅速破损或因过时而拆毁。据2010年4月6日《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目前建筑平均寿命为35年,每年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大量建筑废物。迄今为止,建筑一直都是粗大笨重的物质性存在。拆毁一栋建筑的时候,要使用炸药或重型机械,粉碎大量的混凝土碎块,运往郊区的垃圾场填埋,或者进行有限的回收利用,费尽心力,却永远无法让它回归泥土。面对如此触目的现实,重新让建筑进入自然循环,使其摆脱低劣又永存不灭的现代宿命,就不仅是开启一股新的建筑潮流,也是一种无奈的抉择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短时效建筑”似乎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开始想象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它摆脱了有史以来与建筑相伴随的庞大笨重、耗费不赀和金刚不坏的属性,颠覆人们对建筑的“了不起”的感受,系统而全局性地扭转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也终于获得机会,朝更加优美的造物——生命体前进一步。但这仅仅是个设想。更迫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来实现这样一种建筑?在材料、结构和美学上,它是否是合理的和有前景的?在美好的预期下面,是否潜藏着风险?
首先,必须找到钢铁、混凝土和塑料等常规建筑材料的替代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