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缘何被美国卫星误认为是导弹发射井?
在福建有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土楼,它们点缀在葱郁的绿色中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样子有些奇怪的圆形建筑是我国民居里的瑰宝,它也向世人展示了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
“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武夷山的土楼,其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因为其结构特殊,福建土楼被外国人称赞为“东方古城堡”。的确,它的规模绝对可以配上“城堡”这个称呼。除居住作用外,福建土楼的确有类似于古城堡的作用——防御。旧时兵荒马乱,土楼可以抵御土匪的袭击,这也算是它的战略意义了。说到战略作用,土楼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呢。
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用侦察卫星在经过中国大陆时拍摄到了一组照片,他们立即把照片送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手上。里根看到这组照片的画面,发现在青山绿水中间赫然立着几个类似于核导弹发射井一样的东西。这让里根后背直冒冷汗,中国这是要干什么?另外有几幅照片更为清晰,四个“发射井”围着一个方形的建筑,那是不是导弹控制中心?带着一连串的问号,里根拨打了中情局的电话。很快,真实情况被查明,特工也为里根总统带来了近距离的照片。这些被误认为是核导弹发射井的建筑物,原来是一种古老的民居——福建土楼。四个“发射井”和“控制中心”是被当地人称为“四菜一汤”的土楼建筑群。这些传统建筑让世界第一大国虚惊了一场。
这个故事也说明福建土楼不同于我国的其他地方的民居形式,它气势宏大,尤其是成群的土楼更是非常壮观。面对如此壮观的土楼,我们不禁会问,这样大规模的建筑,究竟是谁建造的呢?如此多的人、财、物是如何来的呢?的确,建造土楼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修建一个土楼是奢望,一般土楼的建造者都是由富户牵头、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动工。
土楼的结构奇特、种类繁多、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又称为“生土楼”。大多数都是客家人建造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闽西和闽西南一带。土楼种类主要有四种:圆形土楼、方形土楼、府第式土楼、混合式土楼。土楼之所以又称为“生土楼”,是因为土楼建筑的主要材料是生土,另外加入了石灰、细沙、糯米饭、红糖、竹片等材料,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建造而成。土楼的楼顶则是用火烧瓦来遮风挡雨,这些瓦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但却依然坚固耐用。很多土楼的高度大约是四五层楼那么高,一个家族的人能三四代人一起居住。
除了建筑材料上的特别外,它的功用也很有特点。据说,永定的环极楼在一次七级大地震中居然没有倒塌,只是裂了二十厘米的口子。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之前裂开的口子又慢慢愈合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外的学者对这项建筑发出了衷心地赞叹,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师克劳得说:“土楼是客家人大胆、别具一格的力作,它闪烁着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动不已”。
土楼中的圆楼诞生于战火之中,它也是永定客家土楼中最出名的一种。为了求得自身安全,圆楼在建造时就倾注了很高的防御倾向。首先,用大小不等的石块打地基,保证地基牢靠,然后用生土和红糖水、石灰一起夯筑厚土墙,另外在墙体内配上竹片,其作用等同于现在的钢筋,使得墙体厚而结实,如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堡垒一样。1931年,国民党军队曾攻打过土楼,连大炮都用上了,土楼却毫发无损,只留下了一些脸盆大小的坑,可见其坚固。另外,土楼的一、二层不设窗,二层往上才有窗户,这些设计都是为了防御敌人。由此可见,土楼建造者的匠心所在。
土楼,是中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闪烁着客家人的聪明智慧,它的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延伸阅读:“土楼之王”怎么刊登在邮票之上了?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在我国1986年发行的一套民居邮票中,就有一张印制了福建的土楼,选取的这座土楼是承启楼,这座土楼被称为“土楼之王”。整座承启楼建造耗时达半个世纪,直径达到了七十三米,周长是一千九百一十五米,占地面积为五千三百七十六点一七平方米,是我国土楼中比较大的一座。在承启楼内部,最为珍贵的一样东西是楠木寿屏,这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朝中的官员们作为寿礼赠送而来的。
……
展开
这本“知道吧”的小书,就是增广趣味的东西:涉及的内容,照学科术语说,是“文化史常识”,就是古老历史中人们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掌故、趣闻。这方面汪汪如海,小书也只是攫取其中的一部分,计有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等若千方面。其他方面,将来还会陆续写出。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