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泉州城居文化释码:“建筑文化学”应用研究之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845752
  • 作      者:
    陈凯峰著
  • 出 版 社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泉州城居文化释码:建筑文化学应用研究之二》以“建筑文化学”为科学研究方法,对泉州城市建设史及城居构成进行解剖分析,从而诠释出其蕴涵的多重结构码,以作为“现代后”泉州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使“历史文化名城”的泉州乃至“厦漳泉大都市”的城市建设能有理性的、科学的文脉承袭发展依据。
    《泉州城居文化释码:建筑文化学应用研究之二》共6章,有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谈传统城居文化要素,以商贸港口城市论,主要有城郭、街衙、河沟、桥梁、港口等五构成要素;第二部分是辨疑古城史,包括汉代以来至明清时期的不同时空、不同发展阶段的“泉州城”,从渤海湾、闽江口到晋江流域的城居变迁,都作了理论分析而得识其疑;第三部分是对近现代后“古城”认识现象的梳理,而后诠释出“古城”不同形态构成码,并揭示出其城居原理及“现代后”的城居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1.1城郭
    城,源于人类区别于原始生物界的聚居村落,是由建筑将人类聚居的场所与自然环境给予区分开来后,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所形成的人居特定空间。从建筑的角度而言,城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也是由这些建筑构成的;而且,城是一个有各类人类生活活动建筑内容的综合体。然而,城作为建筑本身,其内涵并不包括城内这诸多的各类建筑,准确地说,只是这些建筑群体的外轮廓的围护体。对中国传统时期的城而言,城主要就是围护体的城墙,以及城门楼、城河或城壕、羊马城、瓮城、墩台、钓桥等附属构筑物;或者说,是由城墙将这些附属构筑物连接起来所构成的整体,这就是“城”。在传统的中国城看来,这也是其城居的第一要素。
    一般认为,在文明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有城的雏形出现;文明后的夏商周三代,城已形成,并发展到了较完善的构成和较大的规模。而普遍性的、且大规模的建城,则是周末的春秋以后,如王城、诸侯城等,都甚具规模;同时,也大致始有了城制(《周礼·冬官考工记》)的记载。这便揭开了中国传统城建史的发展序幕。
    在中国建筑史上,“泉州城”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以致1982年国务院公布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时,“泉州城”就是其所公布的24座名城之一,为当时福建省的唯一。然泉州城,不仅有复杂的演变过程,而且起伏甚大,结构完整的存在时间却又甚短,还能被评为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想必是有其特殊内容具备的存在或蕴涵的,这也便是其城的关键所在。11.1城址的变迁与“泉州城”的形成
    城郭址于自然环境,在中国,通常是人居社会发展的建制需求。
    据《泉州府志》载,明代阳思谦认为:“夫泉,自汉始置郡,至唐为上州。”以此之载看来,泉州地在“汉”代就有“始置郡”的建制。
    然其《志》另又载: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闽越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灭之,徙民于江淮,虚其地。其逃亡者,自立为冶县,泉为冶县地,置会稽(郡)南部都尉于塞上以治之。”可见,汉代的“置郡”,也只是会稽郡之“南部”,并非一个完整的郡,而会稽郡治在今苏州(东汉永建四年郡移治今绍兴)。至汉末三国“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吴以南部为建安郡,增置东安等县,领县九,泉为东安县地。”这才有完整的“建安郡”郡制。不过,泉州也并不是“建安郡”郡治所在地,其郡治在今建瓯,泉州是为“东安县地”,东安县治约在今南安丰州地。可见,汉时在泉州地并无“置郡”,而最多也只是隶属“始置郡”的县治所在地。
    真正在泉州地有置郡的,则是在南北朝。《泉州府志》载:“(南)梁天监(公元502—519年)中,析晋安郡置南安郡,泉为南安郡地。”其“南安郡”(隶属东扬州)的郡治,就是在今泉州地的南安丰州,约辖今闽南沿海地区(即厦、漳、泉)及龙岩、莆田地区(见图1·2)。这应该才是设于泉州地最早的郡级建制,则对泉州而言,当说“自南梁始置郡”。那么,其时的丰州地当有“南安郡”的郡城,而后在南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改为“丰州”,其城便异为州城。
    ……
展开
目录
导论1:泉州古城简史
导论2:泉州新城概要
1  传统城居文化要素概识
1.1  城郭
1.2  街衢
1.3  河沟
1.4  桥梁
1.5  港口
2  “古城”崛起——隋唐“上(州)郡”存疑
2.1  古城前史
2.2  “唐城”始建之议
2.3  “唐城”城郭
2.4  城区形制
2.5  唐末五代“重城”
2.6  朝阳“双门”
2.7  “重城”遭“隳”
3  “古城”辉煌——宋元“大港”城辨疑
3.1  “宋城”街衢
3.2  城区街坊
3.3  “七城门”
3.4  城涂之“轨”
3.5  “八卦沟”
3.6  “蕃坊”区
3.7  鼎盛“元城”
4  “古城”遗韵——明清“私商”城与后“古城”析疑
4.1  明后古城及卫所(城)制度
4.2  清城厢“铺境”
4.3  近代城居改造的典范——“中山路”
4.4  后“古城”思语
5  “古城”后城居文化释码
5.1  城居文化结构简式——“Modern+Trade”
5.2  “现代前”多元遗存现象
5.3  “现代中”追加糅合状态
5.4  “现代后”多码文化趋势
6  “名城”保护中的城居原理释码与传续
6.1  “名城保护”现状
6.2  “名城”保护反思
6.3  “名城保护”梳理
6.4  古城构建原理及“现代”认识
6.5  城居原理文化释码
6.6  城居文化释码传续
6.7  城居发展文化余思
7  结论——从“农业城居”、“工业城居”到“生态城居”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