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外交的文化阐释.德国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11334
  • 作      者:
    周烈主编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德国在全世界人的眼中,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国家,一方面它严谨、理性,另一方面它狂热、浪漫,很多哲学思潮源于德国,许多艺术的最初实验源于德国,但是这个国家曾两次带给世界战争的灾难。它的神秘个性与矛盾性格,与其民族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外交的文化阐释(德国卷)》正是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对德国外交进行了深度分析。
展开
作者简介
    肖洋,1981年生,湖南娄底人,外交学专业博士,毕业于外交学院,现执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外交、战略与国际安全,在《现代国际关系》《国际论坛》《当代世界》等专业核心刊物、媒体发表论文与评论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外交的文化阐释(德国卷)》从民族特性、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德国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读,对文化在德国外交政策、外交思想、外交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回望历史,可以注意到,有两个因素对于塑造德意志人的性格特点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一是日耳曼人初登历史舞台时与罗马的对抗,巨大的文化差异使日耳曼人产生了矛盾心理:面对着先进的文明,他们第一次感到某种难以捉摸又无法逃避的力,先进的文明最终制约了野蛮人的思想与行为。其二,忠诚、讲求等级、社会秩序等观念也抑制了“动”的天性。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民族特性与德国外交
第一节 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一、日耳曼人
二、德意志人
三、条顿人与雅利安人
第二节 德意志民族的特性
一、德意志民族意识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德意志民族主义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三、德意志的民族性格
第三节 德国的民族特性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合纵连横:俾斯麦的统一大外交
二、民族沙文主义--威廉二世的对外扩张
三、知错能改:二战后的反思外交
四、永不争霸:冷战后德国新外交

第二章 国家性格与德国外交
第一节 德国国家性格的地缘文化渊源
一、地缘政治因素
二、军国主义因素
三、专制主义因素
第二节 德国军国主义传统的形成
一、军国主义传统的雏形阶段
二、军国主义传统的形成阶段:日耳曼精神
三、军国主义大爆发阶段:纳粹德国时期
第三节 德国专制主义传统的形成
一、德国专制主义传统的文化溯源
二、德国专制主义传统中的权威崇拜
三、从元首权势变化看德国专制主义传统的瓦解
第四节 德国的国家性格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魏玛共和国的“美国化”发展
二、二战后德国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德国外交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
一、意识形态内涵辨析
二、意识形态与外交决策
第二节 德国传统意识形态类型
一、国家主义
二、理想主义
三、规制主义
四、黩武主义
五、联邦主义
六、种族主义
七、民族主义
八、保守主义
第三节 德国的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威廉二世的“新路线”外交
二、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第四章 宗教与德国外交
第一节 德国宗教的形成
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二、天主教与新教
三、两德合并前的宗教信仰状况
第二节 德国宗教的特点
一、德国多种宗教并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德国宗教多元化特点分析
第三节 德国的宗教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宗教在德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宗教的权力
三、宗教影响德国外交

第五章 21世纪德国对华外交中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
一、默克尔“价值观”外交的主要特点
二、“价值观外交”使中德关系受到影响
第二节 默克尔实施“价值观”外交的动因分析
一、就民族特性而言,现代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日耳曼人
二、就国家性格而言,德国不会甘于完全被领导
三、就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言,欧洲的一致性与欧亚的差异性
四、就宗教影响因素而言,基民盟是基督教原则的坚定维护者
第三节 中德跨文化交流
一、中德文化差异巨大
二、加强中德跨文化交流
附录1、德国政治精英的宗教信仰
附录2、基民盟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