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际智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39816
  • 作      者:
    卞修跃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人际关系贯穿着人性的滋生与毁灭。《中国古代智道丛书:人际智道》作者试图系统地解释中国古代传统的人际交往智道:注重人生修养的同时,注重人生实践,追求个体价值实现的同时,追求着社会整体价值的实现;执着于人生理想的同时,注重于对现实人生境遇的把握。
展开
内容介绍
    人际关系贯穿着人性的滋生与毁灭。《中国古代智道丛书:人际智道》作者试图系统地解释中国古代传统的人际交往智道:注重人生修养的同时,注重人生实践:追求个体价值实现的同时,追求着社会整体价值的实现;执着于人生理想的同时,注重于对现实人生境遇的把握。作者揭示了中国古代人类生活最为主要的内容——人际关系,分析了中国古代儒、墨、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有关人生修养、人格理想、人际交往的理论体系,探讨了古代中国主要思想流派有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追求理想国度实现的思想精髓。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孔孟等人的眼里,道不远人,绝不像在老子和庄子那里显得虚无缥缈,无可把握。他们认为,大道即存于日常的人事之中,即存于人们的立身处世的方式行止之中。孔子所说的事父、事君、事兄、与朋友交往这四种人际相处的事情,即包含了中国古代的人们所认为的人际交往的全部内容:一个人不单是一个自然的人,而在最大的意义上他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一个人:对于国君,他是为人臣的;对于父母,他又是为人子的;对于兄长,他又是为人弟的;对于朋友,他也是别人的朋友。同时也正是这种种关系的相互交结,才得以把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人,把一个人作为这整个社会的一分子、一个组成成员的意义全部地表现出来,而人也由此才得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以如何处理好这种种关系便成为一个人之与他人相交往的最为关切且最为根本的原则了。在孔子那里,一个人处于这四种人际关系之中,如果从被动的意义上来讲,则他所应遵行的处世原则即是:为人子则须孝,为人臣则须忠,为人弟则须悌,为人友则须信。但是同时,即称关系,则是彼此相对的,所以才得有问题的另一面。那就是,如果从主动的方面来说,一个人处于这四种人际关系之中,他须遵行的原则便是:为人君则须仁,为人父母则须慈,为人兄长则须爱,为人友同样须要讲求信。一个人若把这诸种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切近的各种关系处理得妥帖恰当,则他即无违于道了。
    对于如何体认大道,孔子的意思也非常的明白:以自己对他人所作出的要求反过来要求自身,借此即可以知道自己违道与否和离道尚有多远:要求儿子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自己是否也对父母做到了,由此即可以明白为人子之道和为人父之道;要求自己的臣子所要做的事情,自己作为他人的臣子是否也已经做到了,借此则可以明白为人臣和为人君的道理;要求弟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自己作为他人之弟是否也已经做到了,借此即可知道为人弟和为人兄的道理;要求朋友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自己是否也已经为朋友做到了,借此则可以明白朋友相交的道理了。道理非常简单,只要人们明白道不远人,以责人之心反责于已,则一个人就能尽道于心中了,那么他的道德修养也就会非常高尚了。这条道路较之于老子和庄子所说之道的幽幽冥冥无可把握要轻松自在得多,容易为人们接受得多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天地人与道法自然
乾坤定位,万物化生
上帝·天命·鬼神
道与德
圣人以神道设教·敬鬼神而远之

第二讲 天人相应与世道兴衰
天地生物,人为其长
天人相分与天人相应
宗法规范·亲情原则
治道与乱世

第三讲 天子·父母官·子民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天下有罪,在予一人;民为贵,君为轻
好皇帝·清官·顺民
官官相卫与官逼民反

第四讲 礼法交织的网罗
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以法为教
义者利也
名分与纲常

第五讲 理想·修养·境界
修齐治平·凡人皆可为尧舜
小国寡民·返璞归真
逍遥游的幻想——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兼相爱,交相利

第六讲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
家事,国事,天下事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沉郁与激昂的互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