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目前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是那么明朗,原因就在于政策性银行已经不那么“纯粹”了,下一步要决定的就是:是默许它们继续沿着“混合银行”的路子走下去,还是要求它们做一个“二选一”的决断,要么只做政策性业务并享受政策性优惠,要么干脆转型为商业银行。
就第一种选择而言,可能是三家政策性银行最愿意接受的结果,好处是政商两端的利益均不放手,国开行就一直试图将自身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目的是模糊处理政策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的分界线,而进出口银行所宣称的向“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转型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然而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这肯定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甚至可能是最糟糕的结果。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政策性银行利用贷款利率、融资成本、政府隐性担保等政策优势从事竞争性业务势必会与商业银行发生利益上的冲突,造成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扭曲之外,另外一点需要提及的是: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在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决策机制、薪酬激励等方面的经营要素构筑基本上是比照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的模式而建的,并不具备商业银行那种市场化运作的内外环境条件。举一例子来说明,当银行开展一项新业务时,按照金融业经营的风险控制要求,应当做到一线业务人员配备与中后台的内控、稽核、审计能力的同步增加,这一点对于用人机制已经市场化的商业银行来说不存在困难,但是政策性银行的人员编制是由国务院人事部按计划批准的,在用人上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权,这样导致的一个后果就可能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水平无法和业务的扩张保持同步。类似的情况还有,政策性银行的工作人员的待遇比照事业单位执行,这和商业银行经营所需要的有效激励差得太远,因此目前出现的政策性银行业务骨干大规模流失的情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于第二种选择,不管是做“纯粹”的政策性银行,还是转型为商业银行,都意味一场根本性的改革就在眼前。2007年1月召开的第三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给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官方定位: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首先推进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对政策性业务要实行公开透明的招标制。从这个趋势看,至少国开行未来的身份将是一家商业银行①,然而我们不妨思量一下:增加这么一家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对未来中国金融的发展来说,到底是增力还是减力呢?四大国有银行的例子就在眼前,这时候又增加一家国开行,凭哪一点能保证它就比中、农、工、建的“素质”要高?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观察一家银行的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最佳时间点不在经济景气循环的上升期,而恰恰是要在周期性下降的阶段,正所谓“水落石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