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悬索桥主缆分布传力锚固系统设计与施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4092565
  • 作      者:
    娄学全[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悬索桥主缆分布传力锚固系统设计与施工》共分4章,内容包括分布传力式锚固系统总体构思及构造设计原则、锚固结构传力机理与承载力试验研究、分布传力锚固结构计算方法、锚固板制造及精确定位技术等。
    《悬索桥主缆分布传力锚固系统设计与施工》可供桥梁设计、研究、施工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桥梁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2.1.2分布传力锚固系统基本构造及优点
    根据传力要求,分布传力锚固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索股连接构造、钢拉杆、锚固板和末端承压板(以下简称承压板,图2-4)。索股连接构造可采用与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相同形式,对于PWS法成缆的主缆可采用图1-5所示的承压板、加劲肋组合的钢锚箱型;钢拉杆可采用长钢杆,截面形式为宽翼缘工字形截面,与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相似,其上也需采取无黏结措施;锚固板为宽度较大的钢板,其上布置传剪器群,正常使用情况下主缆拉力主要由锚固板及传剪器群承担,是主要的传力结构;末端承压板由承压钢板及其加劲肋组成,作为安全储备。
    这一新型锚固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①主要的传力机制为传剪器。变刚性承压承载为柔性承载,索力渐次传递至锚体混凝土;变集中承载为分布传力承载,扩大了传力区域,减小了应力集中,降低了结构风险。
    ②整个锚固系统主要由钢板和钢筋网组成,混凝土浇筑时容易进入并包裹锚固结构,施工质量比较容易保证,这有利于满足防腐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③分布传力锚固系统的工作状态可以由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量来评定,而该滑移量比较容易测量,监测系统相对较为简单。
    ④锚固板后端的承压板及其加劲肋组成了末端承压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后锚梁所承担的荷载很小;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后锚梁所承担荷载将随着所有传剪器开始产生明显滑移而明显增大。因此,它可以提高整个锚固系统的安全储备。
    在解决了锚固系统的传力原理及基本构造后,需解决的问题是锚固板的构造设计,这是决定分布传力锚固理念能否付诸实践的重要环节。分布传力锚固板的构造设计包括传剪器的选配、传剪器设计指标的确定、传剪器数量的确定和传剪器排布四个方面。
    2.2传剪器性能的试验研究及选配
    传剪器的变形特性不仅对传剪器群的工作性能和锚碇混凝土的应力分布有重要影响,就安全而言传剪器是传递主缆拉力的基本元件,确保自身的安全也是确保大桥安全的重要技术环节,通过试验探明传剪器的力学性能,选择适当的传剪器形式及规格,在分布传力锚固系统的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悬索桥锚固系统概述
1.1 悬索桥的锚固系统
1.2 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
1.2.1 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的构造
1.2.2 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的应用
1.2.3 施工方法
1.3 预应力锚固系统
1.3.1 预应力锚固系统构造
1.3.2 预应力锚固系统的应用
1.3.3 施工方法
1.4 分布传力锚固系统的构思
1.4.1 两种传统锚固系统比较
1.4.2 分布传力锚固系统的初步构想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分布传力锚固系统的构造设计
2.1 分布传力原理及实现途径
2.1.1 分布传力原理
2.1.2 分布传力锚固系统基本构造及优点
2.2 传剪器性能的试验研究及选配
2.2.1 试验方法
2.2.2 加载全过程力学行为
2.2.3 破坏形态
2.2.4 承载机理
2.2.5 传剪器的选配
2.3 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设计指标的确定
2.3.1 传剪器工作状态的确定及容许滑移量
2.3.2 容许承载力的计算
2.4 传剪器数量的确定
2.5 传剪器布置原则及钢板厚度的选择
2.5.1 传剪器布置原则
2.5.2 钢板厚度的选择
2.6 应用实例——南京长江四桥
2.6.1 总体设计
2.6.2 锚固板设计
2.6.3 钢拉杆及索股锚固结构
2.6.4 末端承压板
2.6.5 锚体设计
2.6.6 结构分析验证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传力机理与承载力试验
3.1 试验模型的设计
3.1.1 总体构思
3.1.2 模型设计
3.1.3 加载及测试
3.2 传力机理及承载力
3.2.1 传力机理
3.2.2 承载力验证
3.3 加载全过程滑移分析
3.4 索股锚固构造的应力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锚固结构计算方法
4.1 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
4.1.1 单元的选择
4.1.2 本构关系
4.1.3 加载方式
4.1.4 应用实例
4.1.5 三维实体有限元的局限性
4.2 简化有限元分析法
4.2.1 计算原理
4.2.2 传剪器弹簧刚度的计算
4.2.3 应用实例——南京长江四桥锚固结构分析
4.3 基于荷载一滑移变形协调的计算方法
4.3.1 荷载一滑移变形协调理论模型的建立
4.3.2 方程的求解
4.3.3 应用实例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锚固结构制造与安装
5.1 工程概述
5.2 锚固结构制造
5.2.1 总体方案
5.2.2 锚固结构钢筋混凝土榫穿孔加工技术
5.2.3 锚固结构单元变形控制及现场吊装工装
5.2.4 锚固结构预拼装及匹配工艺
5.2.5 南京长江四桥锚固结构制造效果
5.3 锚固结构安装及精确定位
5.3.1 空间叠层定位的原理
5.3.2 南京长江四桥锚固结构吊装及定位方案
5.3.3 锚固板吊装定位的实施
5.4 定位测量与控制
5.4.1 测量与控制方法概述
5.4.2 锚固钢板测点布置及理论坐标计算
5.4.3 底层锚固板的定位与测量
5.4.4 安装定位测量成果及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锚体及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施工
6.1 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基本要求
6.1.1 原材料
6.1.2 配合比
6.1.3 温度控制指标
6.1.4 混凝土浇筑工艺
6.1.5 混凝土的养护
6.2 锚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2.1 原材料的选择
6.2.2 混凝土配合比
6.3 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施工
6.3.1 钢筋施工
6.3.2 混凝土施工——单侧、分层浇筑工艺
6.4 锚体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6.4.1 温度控制总体方案
6.4.2 锚体混凝土的分层
6.4.3 温度控制方案的计算验证
6.5 温度控制方案的实施
6.5.1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
6.5.2 冷却水管的布设及流量控制
6.5.3 温度控制监测及效果
6.6 混凝土的养护
本章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