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驳岸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中国园林源远流长,作为其中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园林驳岸也随着园林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笔者意对园林驳岸的发展过程做初步的探索与总结,并阐述园林驳岸的常见类型。
1.1园林驳岸的发展历程
1.1.1驳岸的由来
在人类还未出现前,岸就随着水的诞生而出现了。大海无论多大,它都有边界;湖泊无论多宽,它都有尽头,其边界或尽头的分界则由岸构成。
河流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当水体流经平原时,犹如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它特性很明显,“欺软怕硬”——遇到坚硬的岩石或成片的树林绕道而走,遇到松散的砂土与质地欠密实的砾石等“可欺负对象”则进行拍打、侵袭,形成畅通无阻的前进“道路”,而“道路”两边则是水体一时无法跨越的“红线”,即水陆相交处,我们称之为“岸”。
岸具有限制水流速度、改变水流方向的能力。江河湖海中的水体之所以能流动,除了自身重力因素之外,岸对其的空间限制也是它们具有巨大能量的原因之一,这集中表现为水体对岸的侵蚀作用,而这种能量的获得正是岸对水流的速度与方向进行限制而产生的。因此,岸所限制的水流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将会引起周边岸的重新组合与排列。早期,大自然中自然的岸更替频繁,它的每次更替都发生在水流的方向与速度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刻,它犹如“水”、“土”两国的边界线,每次两国“交战”必定引起国界线的重新划分。因此,岸的最初功能是规范水的流向。
1.1.2古代园林驳岸的兴起
当人类诞生后,直到伏羲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对洪水一直采取“躲避”的态度。到了神农时代,经济有所发展,为了躲避洪水的侵害,人们开始采取主动的防御措施,创造出了“僝”与“堙”的防洪形式。据说“僝”是“以柴木壅水”,“堙”是“壅土填筑”,这就是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堙”的意思。当时出现了治水大师共工,他的治水方法是“雍防百川,堕高堙庳”,即把高处的泥土、石块搬下来,在离河一定距离的低处,修建简单的土石驳岸。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木驳岸、土石驳岸与洪水作斗争,这些材料我们目前仍然还在运用。
之后便出现了在人类水利史上最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大禹治水”。当时大禹治水的主要方法是“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即疏通主干河道,导引漫溢出河床的河水入海,同时,大禹把主干河道裁弯取直,加速洪水的排泄。大禹靠“疏”与“分”的方法驯服了洪水,而河道两边的驳岸起到了引导水流走向、保护人类自身安全的作用。驳岸在“僝”、“堙”、“疏”、“分”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引导水流走向,保护岸坡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保护人类自身安全的目的,这是人类利用驳岸的初衷。
在大禹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后,国家财富迅速增加,城市的出现更是加快了经济的发展,繁荣刺激了君主和皇亲贵族在自家花园中设水溪和湖泊。据考古发现,距今3000~5000年的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存在“苑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市园林遗址,同时出土了大约5000m2的园中水池,采用的块石驳岸的砌筑技术已经十分先进(图1-1)。水池直接建造在生土上,然后人工回填掺有料礓的白色土,分层铺垫,每层厚0.1~0.15m,垫厚约1m;池壁用圆形石头加固,池壁高度超过1.5m;池底采用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青石板。驳岸在这时已经开始脱离了单纯的防御性,经过人工修建,开始进入园林,增加了美感和质感,开始与人亲近。
由于块石取材方便,同时与自然相融,所以它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常用材料。在公元前203—公元前111年的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中出现的块石驳岸砌筑的方法与技巧已经非常成熟(图1-2、图1-3):所用石材为黄白色砂岩,砌筑方法为用不规则的砂岩石板拼砌。拼砌时完全按石料的自然解理走向稍事加工,随形就势,并无定制,驳岸的拼砌效果就如瓷器“开片”纹样,渠底布满灰黑色卵石。可以想象御花园中小桥流水、水果飘香、花草繁茂、龟鳖爬行、鱼翔浅底等颇具闲情雅致的自然景致,好一派岭南山水的园林风光!
其他材料如木材也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由于木材寿命较短,一时不能找到尚还残存的木结构驳岸的证据,但从出土的西汉南越国木结构水闸遗址中,完全可以看出当时人们采用木材建设园林驳图1-3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中的块石驳岸(来源:《广州南越宫署遗址1995—1997年发掘简报》)
岸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秦汉以后,一直到宋元,由于人们对水的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园林驳岸的材料选择也更加丰富。这里出现了埽工驳岸,即使用树枝、秫秸、石头等捆扎而成作为驳岸的材料。这种手法在我们现代叫做“柴枕法”。固然使用的镶嵌手法与所用材料会随时代与施工人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这种驳岸技术与理念即使在现代也是比较可行的。但这种材料的弱点也比较明显,即容易腐烂,寿命不长。
到了明清,据记载的园林驳岸有抛石驳岸、柳树驳岸、山石驳岸与条石驳岸。这里尤其出众的是明代官员刘臣以及据前人经验并结合实际总结出的一套驳岸植柳体系——“植柳六法”。“植柳六法”为:卧柳、低柳、编柳、深柳、漫柳、高柳。现今杭州西湖的较多园林驳岸无疑都受到明代“植柳六法”的影响。
山石驳岸在明清时期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南方文人墨客的私家园林和北方的皇家园林里到处可见假山石驳岸。明清园林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集大成者,各种高超的园林驳岸技术和手段都在这个时期出现。网师园(图1-4左)、狮子林、虎丘、拙政园、留园、怡园、耦园、颐和园后溪河(图1-4右)等,只要是水陆交界的地方,基本都采取了山石驳岸。这些驳岸造型丰富,或矶、或岩、或崖、或岫,所用的石材基本上是为湖石与黄石,英石、石笋等其他材料作补充、点缀使用。条石驳岸也常常被使用。现存皇家园林颐和园内的东堤就为花岗石条石驳岸(图1-5)。另外,湖北省武昌江夏区金口镇长江之滨槐山矶条石驳岸(图1-6)筑于明代,全长290m,平均高度7.5m,分三层台阶构筑,每层台阶宽2~2.3m,为纤道,行若坦途。上两层每层高2.3m,底层因地势而调平,平均高度3m左右。驳岸全部为大块花岗石条石砌筑,顶层装有花岗石栏杆,气势磅礴,工程宏大,施工精细,颇具特色。
1.1.3近现代园林驳岸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尤其到了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西方科学技术水平的引进,促使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这同时带动了园林行业,包括园林驳岸构造设计的快速发展。
这里出现的著名实例有北京动物园驳岸、上海典型园林驳岸与杭州花港观鱼金鱼园驳岸。北京动物园驳岸为虎皮石驳岸(图1-7),这是北京园林中运用较广泛的驳岸类型。北京的紫竹院公园、陶然亭公园多采用这种驳岸类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驳岸的背水面铺了宽约50cm的级配砂石带。因为级配砂石间多空隙,排水良好,即使有所积水,冰冻后也有空隙容纳冻后的膨胀体积,这便可以减少冻土对驳岸的破坏,这也是北方驳岸不同于南方驳岸的最显著的差异。
杭州花港观鱼金鱼园驳岸(图1-8),原地形是一条水塘中间的土埂。利用当地块料填筑扩大后两边都临水。左边水浅而湖底坡缓,用作水生鸢尾种植带,根部在最低水位以下,利用木材沉褥护底岸。岸上散植鸡爪槭和五针松,与驳岸的山石融为一体,极具特色。
到了现代,出现了大量新式园林驳岸材料与做法。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分强调驳岸组织排水的速度是缺乏全面考虑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生态性结合到园林驳岸中来。比较典型的是杭州西溪湿地驳岸、上海苏州河驳岸、成都府前河园林驳岸与近年刚建的桂林“两江四湖”护岸工程(图1-9)。其中“两江四湖”护岸工程采用了丰富的园林驳岸构造形式,体现出自然式园林驳岸的优美与自然。强调生态性与景观性成为这一时期园林驳岸构造设计的突出特征,但是在突显这两个特征的同时,也降低或忽视了驳岸的初始功能,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这一点从目前对“生态护岸”的定义中可见一斑,即“以生态为基础,以安全为导向,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伤害”的可持续发展来保护堤坝岸坡滩地的施工技术。在这个定义里,“生态”是决定性的,是首要的,这恰恰忽视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利益,无视地域情况的各自特点与差别,造成目前行业内对园林驳岸构造设计的盲目性,忽视科学性和驳岸的稳定性,园林行业的工程师们用经验与视觉感观代替了逻辑与科学,这必然为园林驳岸带来安全隐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