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对广大农牧民的吸引力
一是注重对农牧民党员思想上教育、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经济上帮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营造群众入党有荣誉的良好氛围,激发农牧民群众的入党热情。2008年以来,平均每年有1.9万余名农牧民群众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二是组织农牧民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广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公开承诺、结对帮扶等工作,促进农牧民党员在联系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08年以来,全区8.9万余名农牧民党员承诺事项14万余件,兑现承诺10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6%;4万余名农牧民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向群众传递致富信息3万余条,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增收5000余万元。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群众最希望做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三就”(就业、就医、就学)、“两保”(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六通”(通路、通水、通电、通信、通邮、通广播电视)、“一安居”(农牧民安居工程)等实际问题,解决五保户、贫困户、“三老”人员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开展以来,驻村工作队累计为各族群众送领袖像82万张、国旗60余万面,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2.4万条,梳理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51万多个,解决“三就”问题2.83万个、“两保”问题7800多个、“六通”问题5.36万个、安居问题1.2万个,使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三是注重关怀激励。组织机关干部与困难农牧民党员结对子,做好党员服务工作,积极支持党员创业兴业,在实用技术、劳务输出、扶贫项目、公益性岗位等方面,向农牧民党员尤其是在反分裂斗争中表现突出的农牧民党员倾斜,使党员困难有人问、困惑有人解、困扰有人帮,不断增进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宿感。2008年以来,对4万名在发展稳定中表现突出的农村党员优先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优先安排5000余名党员在护林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工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