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第五册,外交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804383
  • 作      者:
    欧阳淞,曲青山主编
  • 出 版 社 :
    济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红色往事》内容系统全面,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党史口述资料征集方面的重要成果,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可谓党史口述资料的“百科全书”。《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第5册)(外交卷)》是其中一册,记述的重要外交事件有:“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始末、朝鲜开城停战谈判、建国初期中联部的对越工作、押解和看押日伪战犯、中缅边界谈判、赫鲁晓夫访华、“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关于印度支那停战的军事谈判、彭真率团访问苏东六国、参加苏共二十大、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为恢复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外交行动、周恩来非洲十国之行、周总理1964年访苏、“乒乓外交”、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中苏边界谈判、中越关系正常化、中越边界谈判、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说到“中苏友好协会”,不能不提“中苏文化协会”。“中苏文化协 会”,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促进中苏文化交流与两国友谊的社会团体。1935 年10月,该协会由徐悲鸿、张西曼等人筹组:在南京召开成立大会。其章 程规定:“中苏文化协会一c以研究及宣扬中苏文化并促进两国国民之友谊 为宗旨。”1938年,该协会迁到重庆。在抗战期间,协会得以迅速发展, 会员人数达到5万多人。协会经常组织座谈,讨论中苏关系和国际问题,出 版苏联政治、经济、文化丛书,并创办了《中苏文化》月刊等。至于为何 用“中苏文化协会”名称,1949年,郭沫若在“中苏友协”发起人大会上 致词时说:“那个组织在某一段时期,在某些进步人士运用之下,也起过 进步的作用。那个旧时期的‘中苏文化协会’在成立时也曾打算用‘中苏 友好协会’的名义的,但因反动派不高兴中苏友好,因此选用了‘文化协 会’的名目。” 在“中苏文化协会”历史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力图施加影响。在 抗日战争期间,“中苏文化协会”迁到重庆,继续宣传社会主义的苏联, 推动进步文化活动,鼓舞人民抗日意志。当时,“中苏文化协会”的会址 成为革命者活动的据点,是重庆的文化人经常聚会的场所,周恩来、董必 武等中共南方局的同志经常到那里参加活动,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 共谈判时,也是利用“中苏文化协会’’的会址与国民党官方人士、各民 主党派和广大人民群众见面,可说是盛况空前。后来,阳翰笙曾撰文肯定 “中苏文化协会”的历史功绩,指出:“中苏文协在抗战时期作出了很大 的贡献”。1939年12月21日是苏联领袖斯大林六十寿辰,延安为此召开祝 寿大会,并经吴玉章提议发起成立“中苏文化协会”延安分会。新中国成 立前夕,郭沫若等一大批民主进步人士来到北平,积极宣传“中苏文化协 会”的作用和成就,倡议成立“中苏友好协会”。 事实上,在“中苏友好协会总会”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一 些城市已经成立了“中苏友好协会”,并对城市政权接管和巩固起过重要 作用。1945年8月22日,苏军解放旅大。由于旅大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解放 ,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共两党都力图控制这座城市。为此,国民党特务乘 机挂出国民党支部的牌子,中共地下组织也非常活跃,彭真指示韩光(后为 旅大市市长)不急于挂牌,先发动群众,与苏军接头,搞好关系,于是成立 了“中苏友协”。之后,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妇联、青联等组织也相继 成立,与国民党相抗衡。为了与苏军建立良好关系,“中苏友协”利用俱 乐部举办演讲、展览、放电影、开联欢会,并开展纪念“十月革命节”的 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久,哈尔滨、沈阳、东北大区也成立了“中苏 友协”,而且不断扩大,迅速形成哪里解放哪里就成立“中苏友协”的局 面,这为以后成立全国规模的“中苏友协”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 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确定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一边倒”,即倒向以苏 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对“中苏友好协会”的成立无疑起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刘少奇在论述“中苏友好协会”的宗旨时提出,“中苏友好协会 ”的目的,“就是要增进与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兄弟般的友谊与合作,苏 联人民所走的道路,正是我们中国人民将要走的道路。” 1949年5月,“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筹备处成立,由钱俊瑞负责,张仲 实具体操作,住宿、办公均在南河沿BOKC(原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今北京市 对外友协住地)和翠明庄(原中央组织部招待所),8月迁入御河桥2号(今正 义路2号)。全体干部响应钱俊瑞“大干50天,成立友协总会”的号召,全 力以赴投入到总会的筹备上来。 1949年7月16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爱国民 主人士齐聚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中苏友协”发起人大会,698人出席。大 会选出宋庆龄、刘少奇、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吴玉章、李 济深、沈钧儒、张澜、黄炎培等51人为主席团成员。会议通过成立“中苏 友协”的筹备章程,并推举刘少奇、宋庆龄、郭沫若等81人为筹备会委员 ,宣告“中苏友好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会议还通过致苏联政府的致敬 电。电文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大元帅: 我们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争取民族 独立与自由的斗争。但是直到十月革命后,中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现在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领导之下,经过 近三十年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今后我们中国人民将进行艰巨 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把自己的祖自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我们在兴奋愉快地庆祝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候,不能忘记伟大的列宁和 您所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给与中国人民的启示和鼓舞,不能忘记苏联对中 国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同情和帮助,不能忘记苏联在战胜德日意法西斯中 的决定的作用,不能忘记战后苏联对世界民主和平阵营的坚强领导。在今 后继续反对帝国主义、争取世界人民民主和永久和平的斗争中,您所大大 发展和充实了的革命理论,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将是中国 人民建国的强大武器。我们向您致热烈的敬礼!并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伟大成就表示庆贺! 我们发起成立“中苏友好协会”的目的,是在建立和发展中苏两国文 化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向中国人民介绍苏联建国的丰富经验和科学文化, 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为争取世界永久和平而奋斗。 中苏两国人民友好万岁! 中苏友好协会发起人大会 七月十六日 长期居住在上海、一直为促进中苏友谊而操劳的宋庆龄,接受毛泽东 、周恩来的邀请,于8月28日在邓颖超的陪同下来到北平,参加全国政协和 “中苏友协”的筹备工作。当日下午4时15分,从上海驶来的火车刚刚在前 门火车站停稳,毛泽东即大步走上车厢与宋庆龄握手,说:“欢迎你,欢 迎你!一路上辛苦了。”宋庆龄说:“谢谢你们的邀请,我向你们祝贺。 ” 筹备会议于9月6日在北京饭店举行,宋庆龄、朱德、郭沫若、周恩来 、林伯渠、李济深、邵力子、陆定一、李立三等出席。会议由周恩来主持 。会议推举宋庆龄为筹委会主任,通过“中苏友好协会”章程草案及有关 事项。 1949年10月5日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了“中苏友好协会”总 会成立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宋庆龄、朱德、吴玉章、董必武、 张澜、陈云、高岗等出席,各界知名人士及代表1000多人参加会议。宋庆 龄致开幕词,刘少奇作题为《中苏两国人民永远不朽的友谊与合作万岁》 的长篇报告。大会选举刘少奇为会长(据王光美回忆,中央原打算安排宋庆 龄为“中苏友协”首任会长,但考虑到中苏两国关系的复杂性,才决定先 让刘少奇担任此职),宋庆龄、吴玉章、李济深、沈钧儒、张澜、黄炎培为 副会长,钱俊瑞任总干事;同时选出丁西林等197人为理事。“中苏友协” 总会的成立,将中苏友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专程前来参加成立大会的苏联文化艺术代表团团长法捷耶夫和苏联对 外文化协会代表马尔科夫也相继致词,表示祝贺。何香凝、张澜、吴玉章 、邵力子等也发表了讲话。
    ……
展开
目录
张再
我所知道的“中苏友好协会”始末
解方
关于朝鲜开城停战谈判的回忆
洪左君
建国初期中联部的对越工作
徐其富迟生董家义
押解和看押日伪战犯
程瑞声
中缅边界谈判亲历记
朱瑞真
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
熊向晖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真相
雷英夫
忆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停战的军事谈判
阎明复
彭真率团访问苏东六国
赵仲元
1956年随朱德参加苏共二十大
谢文清
亲历报道华沙事件真相
阎明复朱瑞真
毛泽东第二次访苏和1 957年莫斯科会议
阎明复朱瑞直
忆1958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会谈
骆亦粟
1964年中国为恢复社会主义阵营团结采取的外交行动
周溢潢
周恩来的非洲十国之行
阎明复
忆1964年周总理访苏
蒋本良
忆1966年周恩来访问罗马尼亚.
蒋本良
“捷克事件”与周恩来的“六八”讲话·
熊向晖
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
赵正洪
我所知道的“乒乓外交”
熊向晖
关于斯诺最后一次访华的几件史实
熊向晖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斗争历程
蒋本良
记周总理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李达南
周恩来与中印关系
柴泽民
中美建交亲历记
谢启美
在华盛顿工作的八年
江培柱
中日邦交正常化亲历记
江培柱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和邓小平访日
李凤林
中苏边界谈判亲历记
李家忠
中越关系正常化的前前后后
李家忠
中越边界谈判片断回忆
张庭延
我在韩国当大使
陈锦华
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与四次大会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