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气环境监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954680
  • 作      者:
    刘刚[等]编著
  • 出 版 社 :
    气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大气环境监测》根据大气污染最新监测技术进展,较全面地介绍了大气中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绪论、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空气污染监测、采样方法与采样仪器、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的监测、颗粒物及其组分的监测、降水监测、空气污染源监测、空气中放射性污染监测、自动监测技术,并附有与教材内容配套的八个实验。在颗粒物及其组分的监测一章中除了介绍自然降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等颗粒物浓度、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外,还叙述了有机碳、元素碳、烷烃、多环芳烃、酞酸酯、二英、多氯联苯等项目的监测方法。《大气环境监测》在介绍大气常规监测技术的同时,注重反映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气环境监测》主要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大气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使大气环境质量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大气环境监测是指为了确定大气环境质量、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对大气中各种污染因子的种类和浓度进行测定的过程。大气环境监测源于大气环境污染的出现,并随着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而受到重视。
    第一节 大气环境监测的产生与发展
    一、大气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在环境科学中大气和空气这两个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本书中将这两个概念视为同义词。大气环境是指某个人群或整个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周围大气。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生存不可缺少的氧气。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与大气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对大气施加影响。
    大气环境质量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大气环境的总体或某些组成要素对人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大气环境质量包括大气环境综合质量和各种大气环境要素的质量。而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因素既有物质因素也有能量因素。
    二、大气环境监测的产生
    大气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进行大气环境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大气环境监测是间断或连缤地对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进行观测,分析其变化趋势以及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自有人类之日起,就开始了对地球大气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人类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参与了大气环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不断改变着地球大气环境。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大气环境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因此,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不突出。工业革命后,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使工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人类随之排放的污染物大量增加,造成了大气污染。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件就是大气污染事件,这些事件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发病或死亡。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大气污染造成的灾害更加严重。光化学烟雾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许多国家屡有发生。据统计,世界上十座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多数集中在中国,而且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近年来,中国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对大气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日趋下降,人类社会对大气环境质量关注程度逐步提高,大气环境监测科学就应运而生了。
    三、大气环境监测发展概况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监测方式是人工定时定点采样,然后把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监测项目多为化学污染物。这一时期的大气环境监测处于被动监测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因素不仅是化学因素,还有噪声、光、热、电磁辐射、放射性等物理因素。因此,大气环境监测的手段除了化学手段外,还有物理、生物等手段。同时,监测范围也从点污染的监测发展到面污染及区域性污染的监测。这一阶段称为主动监测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并使用了遥感、遥测技术,监测仪器用电子计算机遥控,监测数据用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到监测中心控制室,进行集中处理。故可以在短时间内观察到空气中污染因子的浓度或变化,预测预报未来的大气环境质量。这一阶段称为自动监测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关国际组织建立了全球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开展了国际性大气污染监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大气环境监测的产生与发展
一、大气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
二、大气环境监测的产生
三、大气环境监测发展概况
第二节 大气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大气环境监测的目的
二、大气环境监测的分类
第三节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一、大气污染与大气环境监测的特点
二、监测技术概述
第四节 大气环境标准
一、环境质量标准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
思考题和习题

第二章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第一节 空气的组成
一、大气、空气和大气污染
二、空气的组成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对植物的影响
三、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
四、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
第三节 空气污染源
一、自然污染源
二、人为污染源
第四节 空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一、污染物的成因分类
二、污染物的存在状态
三、污染物的浓度表示方法
思考题和习题

第三章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一节 资料收集与监测项目确定
一、监测目的
二、调研与资料收集
三、监测项目的确定
第二节 监测点的布设
一、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二、监测点数目的确定
三、采样点布设方法
第三节 采样时间、频率和方法
一、采样时间与频率的确定
二、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
思考题和习题

第四章 采样方法与采样仪器
第一节 直接采样法
一、注射器采样
二、采气袋采样
三、采气管采样
四、真空瓶采样
第二节 富集采样法
一、溶液吸收法
二、填充柱阻留法
三、滤料阻留法
四、低温冷凝法
五、静电沉降法
六、扩散(渗透)法
七、 自然积集法
八、综合采样法
第三节 采样仪器
一、仪器组成
二、专用采样器
三、采样效率
思考题和习题

第五章 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的监测
第六章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分的监测
第七章 降水监测
第八章 空气污染源监测
第九章 空气中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十章 自动监测技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