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自然到人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13116
  • 作      者:
    (加)艾伦·卡尔松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薛富兴,1963年生,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美学会第六、七届理事会会长,中华美学会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汁划”入选者(2006年)。主要从事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和环境美学研究,学术兴趣兼及中国哲学与伦理学。著有《东方神韵--意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分化与突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画桥流虹--美学》(大学多媒体教材)、《山水精神--中国美学史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2007-2008年,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到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rfiversity of Alberta)哲学系作访问学者,跟随艾伦。卡尔松(Aller,Carlsor、)学习环境美学。
展开
内容介绍
    《从自然到人文》选辑录了当代环境美学代表人物艾伦.卡尔松(Allen、Carlson)教授的18篇代表性论文。一方面,这些论文依时间顺序排列,既有卡尔松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美学草创期所写的论文,也有2009年他出席在中国济南召开的国际环境美学学术研讨会时所提交的最新学术成果,可以历时性地体现卡尔松教授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清晰地反映卡尔松环境美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路径:另一方面从空间领域上讲,本文选又包括了卡尔松在环境美学各分支领域最有影响的论文,其论域从自然美欣赏一直到人类环境中的建筑、园林、农业景观和环境艺术,由此可见出卡尔松对环境美学的广泛贡献。二者结合,可较为系统地反映卡尔松环境美学的整体学术面貌。本文选之文章悉尊其在诸刊发表时之历史原貌,与卡尔松已面世的各专著相比,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史文献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艾伦·卡尔松的环境美学
    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1943-),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哲学系教授。他是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三十多年时间里,卡尔松将全部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建立和发展这一学科。在环境美学这个领域,他已撰写、编辑了许多著作和论文。他对这个领域的见解。总是独特、富于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总能引起其他美学家的兴趣与争论。在展开深入讨论之前,我愿对卡尔松环境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作一历时性的介绍。自然美学时期(1974-1984)
    作为20世纪环境运动的结果,环境哲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环境美学也在此时产生。艾伦.卡尔松是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之一。1974年,在美国美学会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召开的美学会议上。卡尔松发表了题为《环境美学与“滑稽”敏感》的论文,这也许是卡尔松第一次使用“环境美学”这一概念。他的第三篇学术论文就是关于环境美学的。”虽然并不是他的每篇文章都使用了“环境美学”这一概念。但是.几乎他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属于环境美学。卡尔松环境美学的第一个阶段是从1974年到1984年。在这一时期,卡尔松做了一些基础性的,但对他的理论来说又是很必要的工作。众所周知,环境美学起于对自然欣赏的反思。卡尔松这一时期的理论亦可称之为“自然美学”。这一时期,卡尔松主要从自然美学的角度,做了一些基本的理论建设工作,而这对于环境美学又十分必要。
    1977年,卡尔松发表了《论量化景观美的可能性》,这是他关于环境美学的第一篇重要论文。②首先,他立足于哲学,对环境研究和应用性环境评估作了重要的理论反思,这对于那个时代的环境美学而言,是一种很典型的形式。其次,在这篇文章中.卡尔松对于形式主义的否定--反形式主义,构成了他的一个主要观点,这一观点对于建构他的环境美学而言,是一个必要条件。如卡尔松之描述所示:无论社会公众欣赏者,还是环境研究者和环境管理者,形式主义均是其最主要偏好。可是,形式主义只是感知和理解景观的一种很肤浅的方法。这样,只有当卡尔松击败了环境欣赏和环境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他才可以期望一种适当、严肃的环境欣赏与研究。换言之,对于卡尔松的早期环境美学--“科学认知主义”而言.对于环境欣赏与研究中的形式主义的进攻,是建立他的环境美学的前提条件。因此.从此之后,他发表了一系列批判形式主义的论文。这些系列论文构成卡尔松早期环境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从形式主义角度感知和理解环境的肤浅性,割断自然欣赏对于艺术欣赏的依赖,进而论证科学知识对于适当、严肃的自然审美欣赏之必要性。反形式主义的论证,在其后的两篇论文--《形式特性与自然环境》和《新形式主义和对自然的审美欣赏》中更为全面、有力。④
    1979年,卡尔松的《欣赏与自然环境》标志着其早期环境美学的正式建立。⑤在这篇经典文献中,卡尔松首先否定了两种自然审美欣赏的传统模式--“对象模式”与“景观模式”。依卡尔松之见,这两种模式均未能符合自然之本性,这两种模式与其说适于自然审美欣赏,倒不如说更适于用来欣赏艺术。事实上,这两种模式均源于艺术欣赏。基于上述分析,对于自然审美欣赏,卡尔松提出了自己的新建议--“环境模式”。依他的理解,这是一种与自然的两大特性--“自然是自然的”与“自然是环境的”相适应的欣赏模式。“环境模式”是卡尔松自然美学的第一块理论基石。正是凭借这一概念,他成功地将自己的理论与传统的自然美学区别开来。在这篇文章中,卡尔松系统分析了传统自然审美方式之弊端--以艺术欣赏的方式对待自然,造成对所欣赏自然对象之严重误解。他提出建立新的自然美学的必要性,这种自然美学在真正的自然对象之特性的基础上,应当能正确地回答关于自然审美的两个最基本问题--在自然审美中我们到底欣赏自然的什么.以及如何才能适当地欣赏自然.
    在西方以美学为艺术哲学的传统中,一些美学家认为:我们可以对艺术得出客观的审美判断;但是,对于自然对象,我们的审美判断只能是主观的。至少是相对主义的。卡尔松对此甚为不满,他要努力论证自然审美判断的客观性,这便是其论文《自然、审美判断和客观性》的主要任务。
    ……
展开
目录
艾伦·卡尔松的环境美学(薛富兴)
论量化景观美的可能性
欣赏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形式特征
自然、审美判断与客观性
自然与肯定美学
论农业景观欣赏
建筑美学再思考
环境艺术是对自然的审美冒犯吗?
谁的视野,谁的意义,谁的价值?
——景观分析中的多元化与客观性
欣赏艺术与欣赏自然
存在、处所和功能:建筑欣赏
论日本园林的审美欣赏
欣赏教育:何为正确的景观课程?
人类环境的审美欣赏
不同环境概念下环境建筑的审美欣赏
恰当自然美学的要求
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要求
环境美学
科学认知主义视野下的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访谈录
译后记
版权信息与重印许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