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灾害社会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801142
  • 作      者:
    梁茂春主编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和灾害的频繁发生,灾害研究备受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重视,成为一个新兴的多学科研究领域。由于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社会学对灾害的研究令人关注。然而,灾害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尚未成熟。为了给这一学科分支的研究和教学添砖加瓦,自2009年元月起我们便开始编撰这本书,至今已历时两年多。在编撰过程中,我们主要依赖于中英文的相关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和一些国家应急管理机构进行培训时使用的教学提纲。
展开
精彩书摘
    捐赠物资的有效管理
    2009年10月下旬,记者在北京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采访时偶然发现,那里的临时库房里依然堆积着“非典”时期剩余的大量医用物资和药品,它们距今已经超过6年,早已过期或失效。
    北京市慈善协会有关负责人非常惋惜地表示:“这些药品在‘非典’时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典’过后又‘束之高阁’,直至过期或失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与损失,着实令人可惜。”若仔细想想,这些药品的浪费仅仅是可惜吗?
    在笔者看来,捐赠物资出现浪费同样是对并不成熟的慈善文化和社会氛围的无形伤害,也是对公众慈善热情与爱心的“过度消费”。我们知道,一个缺乏对弱者关爱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一个缺乏善爱之心的社会成员,也不会真正无偿地向慈善机构或社会脆弱成员捐献。而慈善理念的基石是最基本的同情心。所谓最基本的同情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疾病痛苦、身体残疾、生活困境甚至生命危机等应有的关注,体现为对同类的最基本的怜悯。但是,捐赠物资出现浪费,在笔者看来,却有可能造成对公众慈善情怀的戕害,甚至让爱心“夭折”。这是我们不能不正视的严肃问题。
    面对“我们也希望所给的物资能够确确实实地让老百姓受益,否则的话,社会捐赠就失去了意义”的慈善人士话语,我们有必要探究原因出在何处。当下的法律只是针对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捐赠前期的接收、管理和分配拨付三个环节作了法律规范,而如何规范受赠单位或个人使用与管理各类“捐赠”,避免各种浪费依然是个盲区。
    事实上,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社会捐赠款物的使用与管理上,我们在一些环节上确实存在着经验不足和管理混乱等现象,不仅个别受赠单位有浪费问题,一些捐赠单位或个人也存在浪费现象。因此,捐赠物资出现浪费对慈善事业来说,不是小事情,除了要向公众进行必要的说明外,寻找制度化的解决之道,恐怕才是根本。
    不容否认,现在的公众慈善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方面,是公众慈善之心有可能被过度开发;另一方面,公众的慈善之心还有可能被利用。
    ……
展开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灾害社会学导论
第一节 灾害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灾害社会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范畴

第二章 灾害的定义、类型与周期
第一节 什么是灾害
第二节 灾害的类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灾害的周期

第三章 灾害中的信息传播
第一节 风险沟通
第二节 灾害谣言的传播与扼制

第四章 灾害中的社会秩序
第一节 灾害中的非理性行为
第二节 灾害中的犯罪行为
第三节 灾害中救援秩序的维持

第五章 社会组织与灾害
第一节 政府在灾害中的角色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
第三节 企业在灾害中的行为

第六章 社会阶层、性别与灾害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灾害易损性
第二节 女性、儿童、少数族群与灾害

第七章 灾害冲击与心理救助
第一节 灾害对人的心理冲击
第二节 灾害事件心理干预与救援

第八章 灾后恢复重建
第一节 恢复重建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恢复重建和社会资本、人力资本
第三节 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难题

第九章 灾害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灾害与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灾害与人口变迁
第三节 灾害与经济、社会、科技变迁
第四节 社会变迁对灾害的影响

第十章 灾害研究的社会学方法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田野调查
第三节 问卷调查研究
第四节 文献研究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