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圈研究现状
1.2.2 “两型社会”研究现状
1.2.3 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经济协调度研究
1.2.4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1.2.5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城市圈发展模式对比研究
1.3.1 国外著名城市群发展经验
1.3.2 国内著名城市圈发展经验
1.3.3 国内外城市圈发展模式的经验
1.3.4 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启示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
1.5 适用于生态与环境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1.5.1 生态与环境监测要素分析
1.5.2 遥感影像提取要素分析
1.5.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1.5.4 适用于生态与环境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2.武汉城市圈概况及发展情况
2.1 武汉城市圈概况
2.1.1 武汉市
2.1.2 天门市
2.1.3 孝感市
2.1.4 潜江市
2.1.5 仙桃市
2.1.6 黄冈市
2.1.7 鄂州市
2.1.8 成宁市
2.1.9 黄名市
2.2 武汉城市圈发展新进展
2.2.1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2.2.2 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
2.2.3 区域市场一体化
2.2.4 统筹城乡建设一体化
2.2.5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
3.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迁
3.1 遥感数据来源
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1 研究区边界生成与处理
3.2.2 影像预处理
3.3 影像解译
3.3.1 解译方法
3.3.2 解译标志
3.3.3 解译过程
3.4 遥感分类后处理
3.4.1 分类重编码
3.4.2 聚类统计和去除分析
3.4.3 分类影像图拼接与裁切
3.4.4 结果修正
3.5 数据处理精度评定
3.6 Globcover数据处理
3.7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
3.8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转化率
3.9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及原因分析
3.9.1 农地的转化
3.9.2 林地的转化
3.9.3 草地的转化
3.9.4 水域的转化
3.9.5 建设用地的转化
3.9.6 未利用地的转化
3.10 土地动态度
3.10.1 单一土地动态度
3.10.2 综合土地动态度
3.10.3 结果分析
3.11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
3.12 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分异
3.12.1 景观指数
3.12.2 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度
3.12.3 景观评价与分析
4.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分析
4.1 生态服务价值ESV的计算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4.3 经济发展状况
4.4 生态经济总协调度的计算
4.5 协调类型划分
4.5.1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型
4.5.2 生态经济冲突型
4.6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4.6.1 1980s--1990s
4.6.2 1990s--2005年
4.6.3 1980s--2009年
4.7 三产与生态协调程度分析
4.7.1 第一产业与生态协调度分析
4.7.2 第二产业与生态协调度分析
4.7.3 第三产业与生态协调度分析
4.7.4 关于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
4.8 生态敏感性分析
4.8.1 评价因子的选择
4.8.2 计算各生态敏感性因子权重
4.8.3 建立生态敏感性模型
5.武汉城市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5.1 武汉城市圈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思
5.1.1 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
5.1.2 产业空间布局的基础原则
5.2 建设武汉城市圈的五大体系
5.2.1 建设科学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5.2.2 建设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
5.2.3 建设城乡协调的人居环境体系
5.2.4 建设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体系
5.2.5 建设繁荣稳定的生态社会体系
5.3 促进武汉城市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5.3.1 破除“三种观念”,做到“四个坚持”
5.3.2 立足科技进步,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5.3.3 加强法制与经济刺激机制建设,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5.3.4 加强“人才特区”建设,推进人才资源与生态经济产业项目对接
6.武汉城市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6.1 武汉城市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6.1.1 武汉城市圈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6.1.2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理清的基本关系
6.1.3 生态农业模式所需的资源和限制条件
6.1.4 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在不同区域上的空间优化组合方式
6.1.5 优化的武汉城市圈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6.2 武汉城市圈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6.2.1 工业清洁生产模式
6.2.2 生态工业园模式
6.2.3 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
6.2.4 新型工业化
6.2.5 优化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6.3 武汉城市圈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6.3.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6.3.2 城市圈旅游资源概况
6.3.3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6.3.4 优化的武汉城市圈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6.4 武汉城市圈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6.4.1 城市生态系统分析
6.4.2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6.4.3 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6.5 武汉城市圈生态屏障建设模式
6.5.1 生态屏障区的状况、变化规律与趋势
6.5.2 生态退化区的保护建设
6.5.3 湿地生态保护工程
6.5.4 林地生态保护工程
6.5.5 生态屏障建设模式
6.6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武汉城市圈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6.6.1 生态补偿的概念
6.6.2 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6.6.3 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主体与客体
6.6.4 生态补偿的方式与途径
6.6.5 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6.6.6 武汉城市圈生态补偿进展
6.6.7 武汉城市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性
6.6.8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武汉城市圈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6.7 武汉城市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建设策略
6.7.1 以循环经济理论解决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问题
6.7.2 建立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区域生态保护的互动协调机制
6.7.3 构建武汉城市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
6.8 关于武汉城市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的建议
6.8.1 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建立完善生态经济市场体系、政策和制度
6.8.2 切实加强国内区域交流,积极推进国际生态合作
6.8.3 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切实转变消费观念
6.8.4 增强对生态经济的系统研究,提升科技水平
6.8.5 立足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开发阈限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彩色附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