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0980
  • 作      者:
    栗战书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栗战书,男,汉族,1950年8月生,祖籍河北省平山县。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哈尔滨工业火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现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主要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和国有企业改革等。已在《求是》、《经济日报》、《管理世界》、《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报刊发表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类社会在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中,与自然界之间存在一种互为作用的关系,作者将此界定为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互动结构。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试图对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结构进行一般性的理论处理,即以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互动关系为主题,运用生态哲学、环境伦理、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方法,作出新的理论重构,形成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分析结构;试图探讨生态环境发展与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建立良好的互利共生的激励结构,进而支撑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立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人们提供一个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深化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相融合的技术路线图。具体包括理论架构分析、文明历史追溯、当代气候问题博弈、省际水平实例分析、战略思考等内容,力争展现一幅具有立体感的研究画卷。
展开
精彩书摘
    1.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入
    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成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机制耦合的主旨。其核心任务是将系统组织间的相互成长性作出目标一致性的导入。
    (1)高碳排放经济社会增长系统的抑制性目标激励。首先假设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已经对自然环境大系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传统社会生产能力扩张和资源能源过度消耗支撑的经济结构规模提升受到严格的限定。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为例,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化学纤维、化肥、原料药、火力发电等高碳排放行业受到气候变化问题的硬约束,需要进行落后产能淘汰、节能降耗技改、效率改进创新、新技术新装备工艺应用,以获得生产许可,减少结构性高碳排放;倡导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与提升新能源比重。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比例,火力发电实行脱硫标杆电价和推进大型超临界燃气机组技术,强化化石能源发电竞价上网的新能源配额制度;推行低碳生活与新的消费模式,使资源能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社会建设深入千家万户。
    (2)高碳排放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目标激励。主要是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发展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推广气候友好技术,倡导清洁生产无公害生产、消费与生活。
    (3)高碳排放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功能性修复与补偿的目标激励。采取市场机制、补偿机制与援助机制,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敏感地区实施重点保护与禁止开发,以休养生息的方式激励功能性、结构性、区域性的修复,集聚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构建激励性的生态发展通道与拓展生态发展轨道,确保工业文明以来生态欠账的“集体性”偿还,使生态环境修复由崩溃边缘向可修复、可还原、可建设与可发展的方面扭转。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 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理论架构
一 生态共有信念的界定及进化分析
二 文明激励的结构分析
三 制度规范的博弈分析
四 发展可持续性提升情景下的机制耦合分析
五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互动结构深化
六 小结

第三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历史分析
一 人类生产与自然生态关系嬗变的历史分析
二 自然生态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
三 自然生态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博弈
四 生态文明下人类与自然的历史耦合
五 小结

第四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当代观察
一 气候变化与减排约束
二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历程
三 温室气体排放的确权问题
四 全球利益集团博弈的焦点问题
五 小结

第五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案例研究
一 案例界定
二 方法选择
三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分析
四 优化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态势的思考
五 小结

第六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战略思考
一 深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扩大制度博弈范围
三 完善生态文明激励结构
四 推进生态文明的机制耦合
五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 主要结论
二 创新点与不足
三 研究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