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基于二元模式的流域水循环研究
4.1.2.1 流域“自然一社会”二元水循环的提出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水斗争的历史,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尤为典型。人类从纯粹地躲避洪水到主动防御洪水,从开发地表水到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和深度影响土壤水;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逐渐介入过程。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采食经济阶段、农耕经济阶段、大规模农田灌溉及工业化起步阶段、大规模工业化与城市化阶段。
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提出,不单是一个科学概念的建立,它所带来的是水循环和水资源研究模式的变革,包括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都将发生巨大转变。
一元模式下的流域水资源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天然状态下的流域水循环过程,因此研究大多数是基于“还原”的模式,即采用相关处理方法将人类活动影响予以“剔除”,只剩下一元自然力的作用结果,具体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实测-还原-建模-调控”。如我国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中,评价对象是天然水资源量,方法采用的是“还原”结合“修正”的方法。一元模式的研究至少存在三方面的明显缺陷:①并非所有的人类活动影响都能被“分离”和“剔除”,即还原的项目和内容往往是不完全的,还原结果也并非纯粹的一元驱动结果。②还原的处理方式消除了人工驱动对于天然水循环过程的动态加速作用,也消除了二元驱动互为反馈的内在机制。③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有许多是不可逆的,而且会继续发生作用,还原出的“天然”水资源量是一个虚拟量,不利于对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的指导。
与一元模式截然不同的是,二元模式研究的出发点首先是识别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人工作用,然后在实测信息中将天然驱动项和人工驱动项进行分离,同时保持二者间的动态耦合关系,进而研究未来时期内两类分项的演进规律。对于不同时间断面的流域水循环实际演化结果,只需要将相应时间断面上的二元驱动项的演进结果进行实时耦合,即可得到流域水循环的实际演进结果。二元模式对于水循环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实测-分离-耦合-建模-调控”。所谓分离,是指在实测水文量中识别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影响各自的贡献。所谓耦合,是指对分离后的各项参量保持其间的动态联系。如对地表水开发利用所形成的社会循环的影响计算,将社会循环圈概化成取水(蓄、引、提)、输水、用水、耗水、排水五个基本环节,然后定量计算每一环节的蒸发与渗漏项,并将其耦合到天然“坡面一河道”主循环中(如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侧渗补给河道),通过对每一环节具体类型的蒸发、渗漏进行计算,可以对地表水侧支循环从起始点到回归点进行定量描述。可以看出,二元模式既确立了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人工驱动力作用,同时保持了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天然驱动和人工驱动的动态映射反馈关系,是一种面向强烈人类活动干扰下的现代水文认知模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