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犯罪学的知识社会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35611
  • 作      者:
    岳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岳平,女,法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系教授,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系犯罪学教研室主任,刑法、犯罪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律师。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学、刑事法学、法社会学。1996年至1997年9月为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夏洛特分校刑事司法系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犯罪学和刑事法学教学、科研以及法律实务,独著和参著《法社会学经典著作评述》、《新型犯罪法律适用研究》、《刑事诉讼》等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当前我国犯罪学本体发展的反思与抉择”、“功利追逐与价值回应--范式、话语权与科学共同体中的犯罪学”、“立法过程中部门利益关系及对策研究”等论文30余篇,主持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刑事法学丛书:当代中国犯罪学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同犯罪学的知识现象为问题点,分别以20时纪80年代、90年代和进入21世纪后的前10年为分类年轮,确立了犯罪学发展的三个时期:犯罪学的初创时期、巩同和稳步发展时期以及进入21世纪后前10年的学科扩展之路。揭示住不同的历史时期内,犯罪学的问题意以与知识逻辑的变迁是怎样蕴含在学科箍质、问题意识和知识场遇中,以及犯罪学知识的勃必和消沉与社会意涵的关联。《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刑事法学丛书:当代中国犯罪学的知识社会学研究》突破犯罪学研究的学术传统,运用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展示了犯罪学知识的生产、生产者、知识变迁等破社会意涵所构递的知识现象图景,并认为犯罪学创新发展的契机与知识和社会的互构模式有着密切的父系。
展开
精彩书摘
    犯罪学知识的社会场域,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反应了犯罪学本身在新时期对学科应用性目标追逐中与学者知识表达的联动效应。但我们也看到,在社会场域,除非犯罪问题有社会关注引发为社会性热点事件,犯罪学的场域通道才会比较顺利,否则,犯罪学在社会场域的关注和影响仍然处于边缘化,犯罪学对立法机构和司法实务部门的影响也甚微,犯罪学应对此倾注更多地关注。
    2.学术场域渠道得到扩展
    这一时期,犯罪学知识表达的场域仍然呈现为学术场域的活跃,学界每年一届的常态化学术年会所设置的主题研究,成为推进犯罪学知识产出、问题意识的方向型坐标,凸显了学术平台的重要作用。凭借这一平台,学术场域的渠道在扩展,首先,犯罪学会已经有能力将每届研讨会以论文集的方式出版;其次,更多的犯罪学研究论文刊登在各法学杂志期刊中,尤其是自2002年开始,由中国犯罪学学会主编的《犯罪学论丛》,每集收纳的均是多年犯罪学学术研讨会的重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代表着犯罪学每年的学科问题意识和研究主题的风向,并且,论丛每集收纳的论文共计约50万字,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同时,相关期刊也成为犯罪学的学术场域,如《犯罪改造与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犯罪研究》以及全国各主要法学期刊、各大学学报社科版也在逐步增加对犯罪学论文的刊登;《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虽然未能为犯罪学列出专刊,而仅是将犯罪学研究归纳到《刑事法学》专刊中,但在其后的索引中,也为犯罪学单独列出了索引目录。特别是近年年来,一些刊物专门在栏目上辟出犯罪学研究的专栏:如《犯罪研究》在2010年开设的《犯罪学茶楼》栏目,专门刊登犯罪学本体与发展的探讨;在这之前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院学报也辟出了“犯罪学视点”的专栏;而于2008年成立的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以及随之编辑出版的《犯罪防控论丛》,成为我国犯罪学界的一件大事,成为犯罪学研究基地及成果表达的新的学术场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转型社会中的知识际遇与犯罪学研究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犯罪学知识的际遇
一、社会转型中的知识现象
二、犯罪学知识的际遇
三、我国犯罪学研究的学术传统
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与研究的转向
一、认识知识社会学
二、犯罪学研究中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三、我国犯罪学中的知识社会学研究现状
第三节 独立的视角——知识社会学方法的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犯罪学知识的选取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工具——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知识的研究者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 谁在组成犯罪学研究共同体
一、犯罪学研究共同体的内涵及范围
二、犯罪学研究共同体研究视角构成的特点
三、角色认同与犯罪学研究共同体的确定
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共同体的专业训练及研究旨趣
一、犯罪学研究者的专业训练与研究旨趣
二、犯罪学研究共同体的生态结构
三、犯罪学研究共同体的外延性群体
第三节 犯罪学研究共同体角色的担当
一、专业团体社会角色的担当
二、学科建设角色的担当
三、国际交流角色的担当

第三章 界定与生产:犯罪学知识的解读
第一节 对犯罪学知识的基本界定
一、犯罪学知识的基本特征
二、犯罪学知识的体系特征
三、对犯罪学知识特征的评价与反思
第二节 犯罪学知识构成的解构
一、犯罪学知识构成内涵分析
二、犯罪学知识的实质判断
三、犯罪学知识的形式判断
第三节 犯罪学知识的生产
一、犯罪学知识的生产规模
二、犯罪学知识生产的特质
三、犯罪学知识的国外引进

第四章 桎梏与博弈——初创时期的犯罪学
第一节 缠斗与规训中的学科意识
一、规训——犯罪学的知识边界
=、论战——与刑法学的厘清
三、独立——方法论上的认识与反思
第二节 博弈——犯罪学知识逻辑的锻造
一、犯罪学学科功能定位
二、犯罪现象理论——与传统政治意涵的游离
三、犯罪源流“残余论”之论战
四、不仅仅是逻辑——为自立的博弈
第三节 犯罪学的知识场域
一、知识表达的取向分析
二、知识表达的场域特征

第五章 学科体系化的建构——巩固时期的犯罪学
第一节 学科独立意识的关注
一、独立体系的构建
二、学科基质的强化
三、学科规训的形成
第二节 犯罪学知识体系化的构成
一、对犯罪源理论的反思
二、多因素理论及逻辑
三、犯罪现象理论及逻辑
第三节 犯罪学的知识场域
一、知识表达的取向分析
二、知识表达的场域特征

第六章 学科拓展之路——21世纪中国犯罪学的创新征程
第一节 犯罪学研究的新进程
一、犯罪学知识现象的反思
二、多元整合的学科构建之路
三、对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第二节 犯罪控制与应用性关注
一、犯罪学问题意识的转换
二、犯罪控制理论及逻辑
三、刑事政策理论视野下的应用性努力
第三节 犯罪学的知识场域
一、知识表达的取向分析
二、知识表达的场域特征

第七章 犯罪学的发展——抉择中的前行
第一节 态度与立场——犯罪学的学科制度
一、追逐还是游离——刑事一体化问题
二、多元化难题——范式突破
三、本土化问题——不能回避的使命
第二节 本体认识——犯罪学知识功能变迁规律
一、知识生产的变迁
二、问题意识的变迁
三、政治意涵与知识变迁
四、知识功能与研究者的变迁
第三节 犯罪学的贡献——社会转型中的知识与创新
一、事关发展——犯罪原因论还是犯罪存在论
二、立场还是方法——犯罪学的品格
三、批判主义的贡献——犯罪学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