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日传播与公共外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1055
  • 作      者:
    赵新利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新利,政治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讲师,察哈尔学会研究员。1982年出生于山东临沂。2000~2004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日语系(本科);2004~2007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传播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2011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专著有《中国对日宣传和国家形象》(日语,日本侨报社,2011年4月)、《二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宣传战略战术——以“二分法”为中心》(日语,早稻田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温家宝公共外交艺术初探》(中日对译,日本侨报社,2011年9月);译著有《迷路?悟道》、《35号投手温家宝》。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外交、国际公关、政治传播、品牌传播。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由此引来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一定范围内,中国的国家形象并没有得到准确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扭曲还广泛存在。在中国对外关系中,中日关系敏感而特殊,舆论环境对两国关系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双边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对日传播和公共外交改善中国国家形象非常重要。《中日传播与公共外交》深入分析了中国对日传播和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是对相关理论研究的一次运用和深化。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前夕,该书的出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多媒体除了“喉舌”职能外,同时是经济实体,需要出售新闻信息以赢利。在此种情况下,政府不应去“控制”或“管理”媒体,而应与媒体进行“沟通”与“合作”。面对境外媒体更是如此,只有政府提供了足够透明和权威的信息,境外媒体才不会大肆报道一些来历不明的小道消息;只有国内媒体及时发布了政府的权威信息,没有在中国派驻记者的境外媒体才能及时转载中国媒体的信息,引导国外舆论,保证国家形象不受损害。
    广大公众牢牢把握自身知情权、积极听取权威信息的同时,还应做到不制造谣言,不听信谣言,不散布谣言。如上文所讲,公众与政府、媒体之间是信息互动关系,公众要积极参与发表建设性意见,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得到解决。2005年圆明园整修湖底渗漏的时候,管理部门为了解决湖水渗漏采取了一些措施。工程刚开始,便有游客提出疑义:此举对圆明园是保护还是破坏?在媒体和公众的积极参与下,随即引起了一场大讨论,还专门开了听证会。可见,在一些涉及公众利益的事情上,公众对不尊重他们的知情权是不满意的,同时也不会满足于被动地告知,他们会要求互动和参与。
    如今是网络时代,每个公众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信息。也就是说,每个公众都是一名新闻记者,他发布的信息可以被全世界的人浏览,他发布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境外媒体攻击中国的武器。国内网站的留言版、BBS、微博等,是境外媒体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所以,普通民众的言论自由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要自觉做到不制造、传播谣言。
    从“非典”到猪链球菌事件,再到禽流感,中国的政府、媒体与受众间的信息沟通与互动不断进步;从松花江污染后的“抢水风波”到对牡丹江“不明絮状悬浮物”事件的处理,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媒体与受众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方面的进步,也让人看到其背后深刻的问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对日公共外交概观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日宣传工作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传统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主要对日公共外交活动

第三章 新时期对日传播和公共外交的现状
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机构
第三节 对外传播与公关外交

第四章 对日传播的受众环境
第一节 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分析
第二节 日本媒体在“3·11”地震海啸中的表现
第三节 从记者俱乐部看日本媒介环境
第四节 日本官员与媒体关系
第五节 日本传媒企业上市情况概览
第六节 在日华文媒体的有限话语权

第五章 对日传播与国家形象
第一节 国家形象
第二节 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
第三节 不断改善的中国形象
第四节 日本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
第五节 中国对日传播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新时期对日传播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新闻报道客观性的有限性
第二节 对外翻译中的“信达雅”与“外宣三贴近”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与国内和谐舆论构建
第四节 负面事件的应对与国家形象
第五节 “走出去”与“引进来
第六节 对日传播中媒体的人文关怀
第七节 网络环境下的对日传播
第八节 日韩留学生公共外交对中国的启示

第七章 从对日传播到公共外交
第一节 对日传播活动的泛化
第二节 从政治语境看宣传新思维
第三节 从对外传播到公共外交

第八章 温家宝对日公共外交活动分析
第一节 温家宝的棒球外交
第二节 温家宝的俳句外交
第三节 与百姓交朋友
第四节 日本大地震后温家宝对日公共外交活动
第五节 温家宝访日的公共外交艺术探析

第九章 日本对华公共外交初探
第一节 日本对华公共外交综述
第二节 中国涉日报道信息通道的拓宽和挑战
第三节 近年来日本主要对华公共外交案例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