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伊朗与美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99358
  • 作      者:
    范鸿达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范鸿达,山东聊城人,厦门大学博士后。现任职于厦门大学。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中东政治和伊斯兰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的伊朗政策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伊美关系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79年11月德黑兰学生占领美国驻伊大使馆并扣押人质,爆发“美国人质危机”;在两伊战争中,美国伊朗在波斯湾爆发海战;在伊朗核问题曝光特别是“核危机”形成后,伊美关系更是隔空怒视、剑拔弩张。三十多年来,没有任何国家比伊朗受到的美国制裁更严重;在伊朗每周五礼拜演讲时也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国受到的抨击更猛烈。
    伊朗与美国关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难道美国和伊朗根本就是不能相容的两个国家?
    “伊朗核危机”又将如何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两伊战争的爆发
    伊朗和伊拉克在1980-1988年展开了一场非常惨烈的战争,双方动用了几乎除核武器以外的一切战争手段,包括伊拉克对化学武器的使用。两伊此时兵戎相见,双方的教派、民族冲突、地区霸权之争以及领土争夺等旧有矛盾自然起了很大作用,但最直接的导火线则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的地区动荡。如同世界上其他大的宗教,伊斯兰教也由于内部分歧而发生分裂,从而派生出许多教派,其中最主要的两大派别就是什叶派和逊尼派。伊朗和伊拉克均是什叶派穆斯林占据人口多数的国家,但是伊拉克掌握政权的却是占人口比例较低的逊尼派穆斯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大肆鼓吹以什叶派共和国取代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当政的伊拉克现政权,企图在什叶派人口占多数的伊拉克建立神权国家。革命后德黑兰给伊拉克什叶派反对力量大力支持,伊朗的努力在1979年6月得到了回报:伊拉克纳贾夫和卡尔巴拉两个什叶派穆斯林圣地发生了严重骚乱,骚乱是伊拉克什叶派领袖穆罕默德·巴贝尔·萨德尔企图领导一次庆祝伊朗革命成功的游行所致。萨达姆对这次游行的强力镇压激怒了霍梅尼,此后双方的语言攻击日益尖锐,霍梅尼在萨德尔被处决后公然号召伊拉克民众“像伊朗那样的”推翻萨达姆政权,企图从内部瓦解伊拉克,这给两伊关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霍梅尼推崇的泛伊斯兰主义之间的冲突是造成两伊关系紧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在“民族”的旗帜下实现所有阿拉伯人的统一,他们不仅要统一现存的阿拉伯各国,而且还要解放他们认为应该属于阿拉伯人的领土,这其中就包括伊朗胡其斯坦省。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还试图使海湾阿拉伯化,舍其旧名“波斯湾”而改称为“阿拉伯湾”即是例证。胡其斯坦省生产伊朗绝大部分的石油,波斯湾则是伊朗通向海外的最重要的水上航道,若它们落人阿拉伯人之手,伊朗必将受制于人,这是伊朗所不能允许的。继埃及总统纳赛尔之后,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担当了阿拉伯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主义性质的政党,它认为民族主义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持久存在,是一个强有力的纽带,它使个人依附于其民族,他认为复兴社会党号召的民族主义思想正是阿拉伯人民自由、统一意志的表达。①萨达姆在1979年出任伊拉克总统后,俨然以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自居,而且他还把阿拉伯人与伊拉克的命运连在一起,发出豪言说:“阿拉伯人的荣耀来自伊拉克;在整个历史上,当伊拉克繁荣强大时,阿拉伯民族也繁荣强大。这就是我们要尽力使伊拉克强大、难以对付、有能力且发达的原因,也是我们不惜任何代价增强伊拉克安全、光大伊拉克荣耀的原因。”②因为伊拉克萨达姆有这样的思想认识,并且他还有称霸海湾的野心,所以在阿拉伯世界面临霍梅尼的泛伊斯兰主义的威胁时他才会与之针锋相对,站在了与伊朗对抗的最前沿。
    ……
展开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伊美友好关系的建立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伊美交往
二 美国涉入伊朗
三 伊美友好关系的建立

第二章 伊朗与美国的蜜月期
一 艾森豪威尔主义与美国对伊朗的援助
二 肯尼迪政府与伊朗的改革
三 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建设

第三章 伊美友好关系的终结
一 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危机
二 “人权外交”对伊朗的影响
三 卡特政府初期的伊美交往
四 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和美国的初始反应
五 卡特政府抛弃巴列维国王
六 “谁丢掉了伊朗”

第四章 “美国人质危机”
一 美国人质危机爆发
二 美国对人质危机的初期应对
三 人质危机的最终解决
四 伊美交恶

第五章 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和美国
一 两伊战争的爆发
二 两伊战争爆发后的美国立场
三 “伊朗门事件”
四 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冲突
第六章 伊美关系的僵持
一 拉夫桑贾尼时期的伊美关系
二 哈塔米、克林顿改善伊美关系的尝试

第七章 反恐视野下的美国伊朗关系
一 美国的反恐战争和伊朗的反应
二 “伊朗核危机”的爆发
三 以色列推动美国攻打伊朗
四 伊朗核发展的动力及其对核危机的看法
五 奥巴马的伊朗政策
六 伊朗会是美国下一个战争目标吗?

第八章 伊朗美国关系纵论
一 冷战是塑造伊美友好关系的关键因素
二 伊美对双边关系的认知不同
三 伊朗上层和普通民众对美国的态度不一
四 在“反恐”问题上美国与伊朗等穆斯林国家分歧严重
五 伊美关系剧变的启示
六 伊朗美国关系走向何方?

第九章 中国、伊朗和美国
一 中国和伊朗(波斯)关系简史
二 美国对中伊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 目前中国希望与伊朗合作的主要动力
四 影响中国对伊朗政策的潜在因素
五 伊朗核危机下的中国对伊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1:巴列维国王时期伊美首脑互访简表
附录2:巴列维国王时期美国国务卿访问伊朗简表
附录3:美国任命驻伊朗的最高使节及其任期(1883-1980)
附录4:美国制裁伊朗的行政命令简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