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宦官组织的沿革
宦官的渊源可上溯至夏、商,因史料有限,那时是否有宦官组织已难以窥见其详。西周时,已形成一定的组织,虽然这时的宦官组织尚不统一、完整,零散地分属于朝廷各机构,但它毕竟成为以后历代王朝设立宦官组织的依据,而且直接影响宦官组织的发展。
秦汉时期,宦官组织隶属于少府、大长秋等卿,其中少府之下的宦者、黄门、钩盾、永巷(掖庭)、御府、内者等令、丞所管辖的官署,统领诸宦者分管宫中各种生活事务。这时各官府的长官还没有明确规定由宦者担任,大部分还为士人的官职,但毕竟有一部分宦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充任这些官职,成为名副其实的“宦官”。
东汉“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宦官作为一种专门组织而独立存在。在宦官隶属关系上,宦官组织还在少府统辖的范围,但加上“文属”的字样,表示宦官组织的相对独立。东汉时宦官机构有所省并,但明确规定黄门、掖庭、永巷、御府、钩盾等署令、丞由宦者担任,并且增加了中常侍(掌侍左右,出入内宫,赞导众事,顾问应对)、黄门(掌侍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关通中外,及中官门下众事)、中黄门冗从仆射(主中黄门冗从,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乘舆车)、中黄门(掌给事禁中)等管理传递政务和宿卫武装的机构和官员。
大长秋名义上是隶属皇后管辖的卿,是主管内宫事务的官员。其下有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等官署,由宦者充任。汉代制度,皇太后别宫居住,按照居住宫名而设少府、太仆、卫尉等官,号称“太后三卿”,由宦者充任,位秩稍逊于九卿。
东汉凡是宦官充当的官职皆加“中官”二字,是宦者专任职。中宫最高长官是大长秋(职掌奉宣中官命),统领中宫仆(主驭)、中宫谒者令(主报中章)、中宫尚书(主中文书)、中官私府令(主中藏币帛)、中宫永巷令(主官人)、中宫黄门冗从仆射(主黄门冗从)等官署。
魏晋惩东汉宦官为祸,长秋官改用士人,减少宦官的人数,罢去宦官兼主政务的官职和官署,加强对宦官的控制和管理。北魏时,除设长秋官之外,增设内侍长一职,掌顾问、拾遗、应对,部分恢复宦官的参政权。北齐增设中侍中省,与长秋寺共掌诸宦官。隋合并为内侍省(曾改为长秋寺),成为独立的宦官机构,与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同为五省并列。
唐设侍省,省署设在皇城北侧,临近宫城。其下设有内侍(掌内供奉、宣制令)、内常侍(通判省事)、内谒者监(掌仪法、宣奏、承敕令及外命妇名帐)、内给事(掌承旨劳问,分判省事)、谒者(掌诸亲命妇朝集班位)、典引(掌出入导引)、寺伯(掌纠察宫内不法)、寺人(掌皇后出入执御刀冗从)等宦官要职,下辖掖廷(掌宫人簿籍)、宫闱(掌宫内门禁)、奚官(掌宫人疾病死丧)、内仆(掌宫中供帐灯烛)、内府(主中藏给纳)等五局。初期,虽设置较为庞大的宦官机构,赋予宦官一定承敕宣奏权,但未给予真正的实权,宦官在政治上的作用还不明显。到唐玄宗时,宠宦高力士“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宦官的权力和作用由轻人重,逐渐提任供奉、监军、出使、教坊等要职。安史之乱后,君主“不欲武臣典重兵,其左右神策、天威等军,欲委宦者主之”。宦官由此“内则参秉戎权,外则监临藩狱”,握有军政大权,内侍省也俨然以“北司”的名义参与朝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