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恋人权保障研究》在界定同性恋的含义、分类基础上,阐述了同性恋人权论、中国同性恋人权保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中国同性恋人权保障的困境及突破、域外理论对中国同性恋人权保障的启示,最后探讨了我国同性恋群体人权保障的立法构建。首先,作者既从基因传承角度讨论了形成同性性倾向之“先天说”的合理性,又注重分析环境和际遇上认同“后天说”;侧重从自由权、平等权、和谐权方面论证同性性倾向应当受到尊重的观点。其次,作者主张,国人应当客观、公正地认识同性恋现象,引导同性恋的非罪化、同性恋的非病理化,树立同性恋是常态之意识。其三,认为同性性倾向及同性恋在我国现阶段遭遇到伦理道德上、法文化上及现实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多重困境,合理对待同性性倾向,无论是民众还是公共政策,都着实不易。其四,作者借助社会排斥论、社会宽容论、酷儿理论,对同性性倾向与人权保障作关联研究,借鉴欧洲、美国相关立法实践经验,认为对中国斟酌对待同性恋之立场,具有重要启发。其五,从保障同性恋者生存权、平等权、社会保障权、发展权、公正审判权、基本自由权等权利为依据,论述了我国现行法可能存在的不足与困境,主张未来同性恋人权保障可以遵循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立法或者分阶段立法之模式:制定相应法案或行政法规。作者立论尽可能客观,阐明观点尽可能周全,辩驳尽可能心平气和,资料尽可能翔实,结论尽可能客观。欲客观全面地认识同性性倾向问题,该著作是有益的,值得一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