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62350
  • 作      者:
    仇鹿鸣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魏晋之际的历史演进历来不乏学者的关注。仇鹿鸣编著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史与家族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图突破既往“政治集团”与“党争说”的分析范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对魏晋之际的政治过程作了细腻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考察了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梳理还原了其间错综复杂的政治人事关系,探究这一社会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本书的研究注重对史料构成的史源学分析,区分文献记载的不同来源、层次、价值与可信度,注意发掘历史记载形成背后蕴含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从旧史料中发现新问题。另一方面则注重收集、运用考古资料及新出石刻文献、与传世文献互相印证,解决研究中的难点。《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通过对魏晋之际一系列关键政治人物与事件的重新研究,辨析史实,澄汰旧说,迭有新见,有力地推进了我们对魏晋之际历史变迁复杂面貌的认识,为当下较为沉寂的中古政治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果我们尽可能地撇开晋代史臣所欲提供给我们的历史虚像,考量司马懿进入曹魏政权之初的种种细节,则可注意到在曹操征辟司马懿一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荀或。正是在他的举荐之下,司马懿才得以被曹操辟举为丞相文学掾。司马懿对荀或的知遇之恩亦十分感激,对荀或的事功才能有很高的评价:“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荀或不久之后便因反对曹操晋爵魏公之事,抑郁而终,并未对司马懿在曹魏政治中的发展提供多少帮助。但重要的是,通过荀或对司马懿的举荐,河内司马氏与颍川苟氏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这成为司马懿的人际网络跨出河内区域之限的关键一步。司马懿在掌握权力之后,也投桃报李,提携荀氏子弟: 
  司马宣王见(荀)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近见袁儡,亦曜卿之子也。”擢拜散骑侍郎。 
  从引文中不难看出,司马懿对于荀顗的厚遇显然与其苟或之子的身份有关。作为曹魏佐命元勋的颍川荀氏家族后来倒向司马氏,荀顗、荀勖皆成为西晋的开国功臣。司马氏与荀氏在政治上结合,对于魏晋时代政治局势的转折具有重要意义,而与荀氏家族的交游,是司马懿初登政治舞台后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司马懿人仕之初,其所能运用的人际网络颇为有限,主要是司马朗、杨俊、崔琰三人。其兄司马朗历任成皋令、堂邑长、元城令,后人为丞相主簿,已在曹操手下任职十余年,根基已稳,与司马懿同在丞相府中共事,对于司马懿熟悉曹魏政权的运作体制当颇有助益。 
  杨俊此时亦为丞相掾属,崔琰则任丞相东曹掾,掌选举,此二人皆对司马懿十分赏识,帮助司马懿在汉末人物评论网络中获致高名。但是崔琰后因得罪曹操而被迫自杀,杨俊则因在曹丕、曹植储位之争时,站在曹植一方,而遭曹丕记恨,被借故诛杀。所以此二人虽然在最初曾与司马懿同在相府共事,但都在随后的政治变故中遭遇不测,并没有能给予司马懿更多的奥援,其家族与司马氏家族也没有建立起进一步的联系。 
  总而言之,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在政治上并不引人注目,也未能获得重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加入曹操集团的时机偏晚,当时曹操即将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其政权吸纳人才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没有给司马懿留下多少施展才华的空间。但是,司马懿的政治境遇在曹丕即位之后发生了转折,司马懿曾奉曹操之命与太子游处,魏国建立之后,又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曹丕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日四友。而与陈群、吴质、朱铄之间的交往,成为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拓展政治网络的重要一步。
  ……
展开
目录
书系缘起

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基本史料价值述略
第三节  士族及其相关概念的省思
第四节  研究的旨趣与目标
第一章  汉魏时代的河内司马氏
第一节  两汉时代的河内郡与司马氏家族的文化转向
第二节  乡里秩序中的河内司马氏
第三节  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的权势网络
第二章  魏晋嬗代史事考辨
第一节  高平陵之变发微
第二节  司马师功业考
第三节  谁是司马氏的敌人:淮南三叛再研究
第四节  伐蜀之役与司马氏集团内部的矛盾
第三章  司马氏集团的形成、特质与矛盾衍生
第一节  从魏臣到晋臣:司马氏集团的凝聚
第二节  曹魏官僚阶层的政治心态:以司马孚、陈泰为例
第三节  司马氏集团的权力结构与矛盾衍生
第四节  受成之主:泰始年间的政治特质
第四章  武帝与西晋政治的转折
第一节  咸宁二年:不起眼的转折之年
第二节  齐王攸问题的再检讨
第三节  走向崩溃:晋武帝的政治遗产
结语
附录:《司马芳残碑》考释——以中正成立的年代为中心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