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印象中,清朝官吏似乎主要逼迫农民(庶民)纳粮,但在杜凤治日记中,却多是威胁、拘押绅士,很少过问无粮、少粮的庶民。看来,在士绅、官员、朝廷之间,围绕如何分配剥削农民得来的土地收益有不少矛盾,各地情况也有很多差异。
四、士绅控案及闹考事件
杜凤治对士绅严厉催征钱粮,处事又不怕损害士绅的“体面”,在他首次到任半年后便引发了广宁士绅的集体反抗。
同治六年四月,广宁县的士绅到省城布政使司衙门联名上控书吏浮收。出头的是副贡周友元和生员刘骥、何应球等,省城官府以“劣绅刁控,挟制长官,目无法纪”的罪名将上控的广宁士绅代表拘押。巡抚蒋益澧对士绅控案的态度与署理布政使郭祥瑞一致,道、府均嘱杜“从严办理,切勿姑息”。上控绅士的功名被斥革。六月初,官员再审周友元等,“严讯不供,当将周友元掌嘴十下,跪至日落”。向杜凤治报告消息的“坐省家人”李芳在信中说,“目下各宪实系作主”,建议杜风治“务要拿人完粮,不可从宽”,也不必给士绅好脸色。
耆民欧阳俸等具禀请求保释周友元等人,郭祥瑞批示称周等“藉控浮收,私自设局,把持煽惑,从中渔利”,如不严办,将会“相率效尤”,“刁风日长,抗粮之案层见迭出,于通省正赋大有关碍”。③巡抚、署理布政使严厉对待上控的广宁士绅,而没有同时查处杜凤治,除了因为杜有后台外,更重要的还是出于维持官绅、官民的上下关系以及保证钱粮征收的考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