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世纪北京城市弱势群体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19462
  • 作      者:
    洪小良,王雪梅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世纪北京城市弱势群体研究》汇集了2000年以来著者主持的一系列有关北京市弱势群体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
  《新世纪北京城市弱势群体研究》主要特点包括:贫困人口研究、残疾人口研究、农民工研究、个人访谈记录。
展开
精彩书摘
  (1)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
  该理论是在以舒尔茨和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关于人力资本和能力贫困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现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学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著名演说,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贫穷国家经济之所以会落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即健康水平、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不足,以及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过度轻视。从个人层面看,贫困人员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导致失业和从事不稳定的低收入工作的主要原因;从家庭层面看,贫困家庭对子女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不足是产生“贫二代”的重要原因。
  继舒尔茨之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了“能力贫困”说。森从能力缺乏的角度为贫困下了定义,认为所谓贫困,就是人们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缺失,并指出,贫困应该被看作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这种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直接表现在就业能力的不足,容易造成失业。所以,解决贫困和失业的根本之道是提高个人的能力。而贫困者能力的缺失又大多源于他们的人力资本的缺乏。
  人力资本理论在对贫困问题的解释和应用上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的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个人的能力,却忽略社会结构的限制。只有综合考虑个人的能力与社会提供的机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贫困。另外,人力资本投资并不能完全取代补偿性社会救助政策的反贫困功能。因为不管怎样,社会总会有一部分人需要依赖补偿性救助维持生存或渡过危机,如我国传统的三无救助对象及遭受自然灾害的人群。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贫困人口研究
第一章 北京市城市居民贫困问题研究
一、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三、城市贫困家庭获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情况
四、完善与城市贫困相关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对策分析
第二章 北京市东城区低保政策落实情况与完善低保制度研究
一、低保政策落实的基本情况
二、低保配套措施落实情况
三、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四、关于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 北京市城市贫困人口就业扶持对策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劳动年龄人口的基本状况
三、北京市城市贫困失业人口的就业障碍
四、北京市城市贫困人口就业扶持工作存在的问题
五、贫困人口就业扶持的理念
六、北京市城市贫困人口就业扶持的思路与对策

第二部分 残疾人口研究
第四章 北京市城市残疾人人口学特征及家庭户生活状况分析
一、残疾人口的总体情况
二、残疾人口的构成
三、残疾人家庭户的生活状况
第五章 北京市城市残疾人的就业与社会保障状况
一、就业状况
二、社会保障状况
第六章 北京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现状与政策研究
一、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基本现状
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研究
三、改进与完善按比例就业政策的思考

第三部分 农民工研究
第七章 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个人特征与家庭情况
一、个人特征分析
二、家庭和亲属状况
第八章 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就业与社会保障状况
一、职业分布集中,就业层次低,与户籍人口形成很强的互补性
二、职业稳定,失业时间短,工作满意度高
三、就业标准和就业门槛低,整体缺乏社会保障
四、劳动时间长,劳动保护意识弱
五、求职途径以熟人介绍和自己直接上门找为主
六、整体缺乏正规培训.培训愿望弱
第九章 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家庭迁移倾向研究
一、问题提出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构成
三、理论观点
四、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五、研究发现
六、结论与讨论

附录 个人访谈记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